给学生作文“解套”,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王营
当代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难题。近日,有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应试作文和好文章长期存在着冲突”,再次引发讨论。
作文何以成为一个难题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唐晓敏在《光明日报》发文指出:“主要是现代学校的作文教学没有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读写经验,更具体说,没有把课文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参照对象’。”“由于忽视课文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忽视课文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学生写作文无法借鉴课文,就只能直接借鉴高考的范文,并进一步研究总结这些范文的写作经验,最终形成一些固定的套路。套路作文被大量采用,使这种作文的‘效能’不断降低,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另一方面也使人怀疑作文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信度。”
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当代语文教学,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课堂上,教师调动各种教学手段,竭尽全力挖掘语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包含的微言大义,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教师支解的支离破碎,语文课俨然成了“穿靴戴帽”似的思想政治课。至于文章怎么写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精妙之处,有哪些写作技巧可以让学生借鉴,常常被语文教师当成“小儿科”,蜻蜓点水似的一等带过。
除了作者分析的原因外,笔者认为,应试作文形成的“套路”,还与写作指导课效率低下有很大的关系。据笔者日常听课所见,通常情况下,中小学每周安排两节作文课,第一节课讲评指导,第二节课学生自由作文。讲评指导课通常这样安排:教师先对上次作文作简要评述,然后板书本次作文题目,接着指导针对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审题,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怎样安排文章结构,这就无形之中把学生引向了一个思维的套路;最后教师再读几篇从《作文选》或期刊上找来的范文,让学生仿写。刚看到题目时,学生可能还有一点想法,心里有话想说、想写,经过教师这一番指导,反而不知所措,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添枝加叶,进行一番无中生有的“构思”或“创作”。
文章“写了什么”固然重要,但“如何写的”更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面对同样的写作素材,为何作家们能留下一篇篇美文,而一般的写作者却做不到?从这一角度讲,“如何写的”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根据我学书的经验,书法学习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临摹,即师法古人,选取适合学习者个性特点的古碑帖,反复临摹,越像越好,正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说的那样:“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通过反复揣摩和临习,掌握书法基本的用笔、结字、章法、墨法技巧。第二是创作,学习者运用在临摹中学到方法和技巧,结合书写内容和创作情境,写出一幅书法作品。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既要符合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在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不逾矩,又要推陈出新,融入作者的学识和情感,有自己的艺术追求。
我想,学生学习写作,与书法学习有相似之处。第一步也应当是临摹,向经典学习,学习经典文章高超的写作技巧。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弗莱与说过:“诗只能从别的诗里产生,小说只能从别的小说里产生。”教材所选课文虽然不是每篇都称得上经典,但却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例子”,其水平和价值远远胜过市面上流行的作文选,从“取法乎上”的角度看,教师也应当用好教材这一高水平的“文选”,而不是另辟蹊径,找一些低水平的套路文章误导学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读写结合”意识,当好学习学习写作的教练。课堂上,不仅要分析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着重分析文章是“怎样写的”,尤其要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然后,进入第二步工作,将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规律和写作知识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或者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点进行片断练习,或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与课文相似的事件和场景让学生进行仿写,或者变换文章体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续写……如此,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在模仿中走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