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忧与思

才干王营评 2024-10-14 15:50:20

乡村教育的忧与思

新校长传媒

2024年10月10日 07:04 重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汤勇晓语 ,作者汤勇

汤勇晓语.

传播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生态,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丨汤勇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曾经是一幢幢青瓦屋顶的建筑,一排排简陋的校舍,还有回荡在大深处清脆的铃声,不绝于耳的读书声,既承载着无数乡村孩子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又给乡村带去了无限的活力与希望。

然而,眼下的不少乡村学校,已是杂草丛生,荒草萋萋,无情的蛛网封住了虚掩的教室门,锈迹斑斑的那口老钟,再也见证不到孩子们鱼贯而入,鱼贯而出,曾经充满着欢声笑语的校园,如今已经被褪去了芳华,再也没有了昨日的风采与光鲜。

乡村学校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而且是乡村的精神高地,不仅是乡村文化的根脉,而且是乡村文明的火炬。凋敝、落寞的乡村学校,带来的岂止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比教育问题更大的社会问题。

梁鸿在他的《中国在梁庄》一书中写到:“即使是一个已经离职的小学民办教师,你也能感觉到,在他的言语之中,他最担心的不是小学本身的消亡,而是这个村庄文化氛围的消失,一种向上的精神的消失,虽然他并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也许村庄的真正破败并不在那些内部的废墟,而是这学校的破败、荒凉,才让人感到了村庄的真正腐朽和行将消散。”

尽管现在一些乡村道路修得很宽,楼房建的很高,基础设施也很完善,但是让乡村灵动,永远容光焕发的绝不是这些,而是乡村学校在那里的傲然挺拔。

乡村没有学校了,乡村留不住人,乡村成了一个空壳儿,乡村失去了灵魂,这又何言乡村振兴?

如何让没落、沉沦中的乡村学校走向复苏,如何让空荡荡的乡村学校热闹起来,这既是一个时代的期待,也是一个时代的呼唤。

回想曾经的乡村,村村有学校,孩子在家门口便可以上学。学校不仅是乡村的教育中心、学习中心,还成为了乡村的文化中心、文明中心,甚至还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逢年过节,这里会耍狮舞龙、唱大戏、表演节目……大家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拉家常,叙亲情,谈天说地,好不热闹。最开心的是小孩子,他们放鞭炮、荡秋千、跳大绳、捉游戏、吃甘蔗……幸福感爆棚,欢笑声、嬉闹声,荡漾山间。

尽管那时物质条件差,经济落后,但是乡村,哪怕再偏僻,却被一所所条件也不是很好的学校点亮、照亮。乡村学校给乡村带去了温暖与生机,乡村教育给乡民带去了慰藉与希望。

而眼下,乡村水泥路通了,楼房拔地而起了,学校也一所比一所漂亮了,然而孩子却越来越少了。曾经人声鼎沸的乡村学校,合并的合并,撤销的撤销了,曾经生机勃勃的乡村教育日益走向衰败没落了。

哲学家梭罗曾说: “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鸣禽歌唱呢?”

乡村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故乡,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之所在,更是泱泱华夏5000多年文明的发源地以及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

可以说,中国的希望在乡村,而乡村的希望在乡村教育。面对不断消逝的乡村学校,日渐式微的乡村教育,难道不令人堪忧吗?

一所乡村学校的撤并,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只需一纸文件,一个口令。但是撤并后,就意味着以后不会重开了,意味着孩子想就近上学的机会就没有了,意味着更多的父母只会把自己孩子带到乡村以外的其他地方上学去了,意味着在乡村上学的孩子会越来越少了。

也许还意味着随着一所乡村学校的消失,让乡村文化的高地消逝,让乡村文明的集聚地消除,让最具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的场所逐渐消弭。

当然,更意味着从此以后,那里的乡村再也回不了过去,再也回不了从前,再也回不了曾经的岁月,再也回不了以往的时光,再也回不了那时乡村的灵气以及热闹的景象。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乡村孩子因乡村学校的不复存在而背井离乡,逃离乡村,导致与乡土文化割裂,失去乡土文化的教化浸润,使得乡村孩子没有了与乡村的情感链接,缺失了对乡土、对乡村应有的情怀与依恋。如今不少乡村孩子看不起乡村,看不起劳动,穷尽一切纷纷逃离乡村,仇视乡村,让乡村陷入不断抽空的恶性循环中,这便是一种折射与警世。

更可怕的是,这些乡村孩子因乡村文化精神的整体失落,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必然导致精神空虚,精神生活贫乏,精神世界荒漠化,少了乡村孩子应有的自信刚毅、吃苦耐劳与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明显表现出生存的苟且、无奈与自卑。

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回到乡村,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融入城市的文化认同,就像候鸟一样,尴尬地盘旋于城市的上空。

每一个乡村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是梦想的起点。哪怕只有一个、几个孩子,我们都应该让乡村学校之光,烛照乡村,温暖每一个孩子!

1 阅读:11
评论列表

才干王营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