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提是必须比中国低10到20个百分点。 全球产业链正在重组,美国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印度觉得自己机会来了。印度在2022-2023财年的GDP增速达到了7.2%,这个增速在主要经济体里可以排头等舱了。 再加上印度制造政策、人口红利、地缘优势,莫迪确实有点底气喊出这种话。尤其是当他看到苹果、富士康、特斯拉这些企业陆续把部分产能迁到印度,他知道:他这次不是求人,是谈生意。 莫迪的要求有没有道理呢?从数据上看,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确实比对印度高。比如,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对等关税”从34%提高至84%,总税率达到104%。 而印度的关税税率为26%,比中国低了不少。莫迪可能觉得,既然美国要脱钩中国,那印度就可以趁机接盘,成为美国的“替代供应链”。 不过,莫迪的算盘打得太响,可能会惊醒美国。如果美国真答应了印度这个差价,那意味着默认了对中国的高关税是一种惩罚性措施,而对印度是战略豁免。 这个口子一开,不止中国不乐意,东盟、墨西哥、欧盟可能也都得排队来敲门。可问题是,美国也不是傻子。他们现在正推进印太战略,要在地缘政治上拉拢印度抗衡中国。 这个时候如果不表示点什么,莫迪可能转头就去和俄罗斯签油气协议,或者更冷不丁地在金砖峰会上给中国递个眼神。 印度不是不知道自己国内产业基础薄。别看手机、电子产业这些年喊得响,但技术密度高的部分还是靠外资撑着。富士康在印度开厂,不是为了服务印度市场,而是想找个便宜地儿继续出货给欧美。 如果美国真的降低对印度的关税门槛,那印度出口品的成本优势一下子就出来了。比如,中国手机出口到美国被加25%的税,而印度手机出口到美国可能只需要加15%的税,这样富士康、纬创、三星这些厂商会不会更坚定地往印度加码? 这是个实打实的信号。如果美国真的答应,印度的出口竞争力可能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提升,甚至让印度一举确立在去中国化的供应链逻辑里的一席之地。 不过,关税低了不代表好事全是自己的。低关税不只是印度出口容易,意味着美国商品也更容易涌进印度。印度国内那帮中小制造企业竞争力本来就不强,要是被美国品牌压得抬不起头,那这笔买卖未必划算。 而且贸易逆差已经够大了,2022年印度的贸易逆差超过了1200亿美元,再放开市场让美货进来,可能还没挣着钱,先被削一轮。 莫迪这话,是真的为了产业升级谈条件?从公开场合看,莫迪说这话是在2023年一个涉外经贸论坛上,时机点很耐人寻味。 那会儿美国正在和印度谈战略伙伴关系,台面下要印度配合在南亚压制中国影响力。这时候提出关税减免但必须比中国更低,既像谈判条件,也像试探对方到底愿不愿意为印太大棋埋单。 美国要答应吧,那得重新调整对华贸易政策,还要向其他盟友解释为什么只给印度特殊待遇。不答应吧,又怕印度倒向中国。印度这几年一边买俄罗斯石油,一边收美国投资,还能在金砖和四方安全对话中都占个座,这种操作说实话挺极限。 中印虽然边境摩擦不断,但经贸上没完全撕破。你看202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还是超过了1300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方不是不能应对印度突围,而是不想在没必要的地方再造一个敌人。 所以现在再看莫迪那句你们加税随意,只要比中国低10到20个百分点,就很清楚了。他说的不是关税,是博弈空间。印度要的不只是优惠税率,而是一个能在美中之间游刃有余的位置。 只是这话说出口后,不只是中国、美国得算账,整个全球供应链都得重新盘棋。印度能不能如愿以偿,还得看美国的决心和印度的实力。毕竟,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