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买基金,亏40%到年赚15%的定投经验
·
经常看我笔记的姐妹,应该也知道,在权益资产选择上,我个人是更偏好买指数基金的。不论M股还是我们大A,历史数据看,宽基指数基金都能跑赢70%的个股。巴菲特也说过,指数基金是普通人参与股市最简单的方法,也最实用。
·
1⃣️常见适合定投的指数基金
一类是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ETF、科创50ETF、中证500ETF这些。把市场一些票子一揽子打包组合到一起,方便更多小量级资金参与。举个例子,你想买茅台,1400多的价格一手起买,要14万多,普通人就很难参与上。另一类是行业指数基金,如消费ETF、芯片ETF、医药ETF这些,是细分行业票子的打包集合。我个人是宽基和行业指数基金都有。宽基指数长期持有,会阶段性止盈落袋为安和逢低加仓做波段,降低长期持有成本。行业指数偏中期,通常3-6个月不等,会根据主流趋势来动态选择。
·
2⃣️资金量级决定投入精力
前面我就提到,不要用大精力去管理小量级资金。资金的量级决定你的投入精力。一般5万及以下,持有1-2只基金就可以了,最多不要超过3只。5-10万3-5只,最好不要超过5只。10万以上5-8只,再往上,尽量也不要超过10只。你关注的数量越多,相应投入的精力也就要更多。如果管理不过来,会让本来能赚到更多的没赚到,做错的没有及时舍掉亏更多。我个人参与的宽基有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恒生科技,纳斯达克100这些。行业指数有消费相关,近期的创新药和证券指数。
·
3⃣️指数基金的定投策略
也就是,什么时候开始买,买多少,买多久。我刚入门那会儿接受的科普:定额或不定额的坚持定期买入,强调不需要择时,只要坚持买,摊薄成本,然后耐心等待行情上涨即可。实际上,从自己小十年的经历和经验看,定投择时是很有必要的。在便宜的位置上多买,在贵的时候少买或者不买,买的便宜,成本低,才是定投的核心策略。像去年8-9月2800左右的那段时间,市场非常非常低迷,大家情绪也都很悲观,那会儿很多指数的估值是很低的,我那个时候是加大了定投,越跌越买,因为在绝对低位上越跌越买,才买的便宜。只要便宜,就算不涨到很贵,只回到合理的价值,那也是赚的。而现在哪怕一个大跌,从3500跌回3200我也不太会刚跌就大买,因为抄高位的底是很不理性的行为。
阅读:8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