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招生落下帷幕,我的心如刀割,真的很不甘心,是我太幼稚了,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女儿六下三门考了294分,小学六年全优全三好,很有希望去一所好的民办就读。 我们精心准备简历,前后跑了N次学校面试,他们告诉我,先参加统一摇号,如果没摇上,打电话给他们,应该可以补录。 我们一家满怀期待,结果摇号没有摇上,补录也没有通知。 孩子还算坚强,只是不开心。但是她班上分数没有她高的,教师家的子女,被通知补录并录取。 女儿伤心痛哭,她说这是为什么啊?凭什么啊?我沉默了。 后来我了解,孩子成绩没问题,也可以上,要我几年的工资才能进。 女儿还算懂事,看我在工地风吹日晒的,挣点钱不容易,还是算了。 我就普通老百姓,能力有限,孩子就上普通学校,孩子对不起了,是爸爸无能。 当我看着她的眼泪,我知道这不是单纯的一个升学问题,背后藏着更多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不公平的隐性抗争。看似公平的摇号,最后却让我们一次次感到无力。我们总以为,凭借着成绩、努力,孩子就能走到更好的路上,可是现实告诉我们,有时这些努力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未来,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很多时候“能给的”是有限的。我的孩子并不差,成绩也足够优秀,但是却因为一些看不见的壁垒,始终无法触及那个闪耀的明天。那些年复一年的奋斗,拼命往前走,似乎都不过是为了一次摇号,几年的工资的差距。 你说,命运不公不公?孩子们的未来,究竟掌握在谁手里?是的,或许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手里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给孩子们一个明亮的未来。为何这个社会的规则如此苛刻,让我们那些平凡的奋斗变得微不足道?在这个时代里,难道努力和成绩真的不值一提吗? 我不想让女儿看到我无力的背影,不想她觉得爸爸就是因为没能力才能让她上不起理想的学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看到孩子扬帆起航,飞得更高、更远。可是,这条路上,我们得为孩子拼尽全力,也许这条路永远没有终点,永远有人站在我们前面,挡住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地为孩子提供可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尽量宽广的未来。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平凡却默默奉献的父母。像我一样,他们的工资不高,可能也做不到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是,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或许是给孩子一个让他们自由选择、追求梦想的机会,而不是单纯地把他们压在现实的泥沼里。难道这就是我们该给予孩子的未来吗?在我看来的确不只是这样。 我看到我的女儿,虽然很难过,但依然坚强。她没有大声抱怨,也没有埋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她只是默默地忍受,告诉我,爸爸,你不必自责,我懂的。那一刻,我有些愣住了。孩子比我更成熟,她能接受这些社会的不公,而我,却依然在为她争取不平等的机会。而我,也开始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为他们铺设完美的道路,而是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这些不完美。 生活中的不公,谁没有经历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难以抹去的故事,也许是因为自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也许是看着身边的人不公地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机会。在这个社会里,公平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去争取、去挑战、去改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