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聊斋志异》的开篇之作,为什么是《考城隍》?

此生读写伴 2022-09-20 13:14:47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散见于那些浩如烟海、胜不胜数的各类历史典籍、志怪小说、评话说书、戏剧歌谣等之中,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具有独特文化基因、鲜明民族特色、巨大动人魅力的又一奇葩,这些神话传说为世人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有别于现实世界的、不同的奇异世界,常清君将其称为“异世界”。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诗人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据最新考据的版本,全书有短篇文言小说近500篇,共约200万字。其内容以民间传说的狐鬼仙妖故事为主。

01

《聊斋志异》流传至今的版本较多(主要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抄本系统,一是印本系统),虽然这些不同的版本在小说的篇数、卷次、目录排列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但无论是其中哪一个版本,包括作者蒲松龄自己的手稿,都无一例外的将《考城隍》这篇放在了集子的开篇,也就是第一篇的位置。

小说集子不同于日记集子和编年体集子,后者是以时间先后顺序来编辑的,所以第一篇的内容当然就是最早写的,或者最早发生的,而确定小说集子的首篇作品则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也不是像打麻将时的掷骰子,或开彩票奖时的机器选号,是随机的,而是作者或者编者从某一角度经过慎重考虑后确定的,因为其起着开宗明义的重要引领作用。

那为什么无论是《聊斋志异》的原作者,还是其他编辑者,都将《考城隍》作为了集子的首篇作品呢?

02

要想回答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这篇文言小说究竟写了些什么,常清君在此叙述一下这篇的故事内容。

一位名叫宋焘的书生,是当地一位秀才,有天生病躺卧在床,恍惚间看见一个小官吏模样的人,拿着帖子,牵着一匹马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

书生有些疑惑地问道:“考官都还没来,怎么就开始考试了呀?”

这位官吏也不多说,只是催书生赶快上路。书生没办法,只好带病骑上马跟着他走了。一路上感觉四周景色很生疏。

不久之后到了一座城郭,好像是一个国家的都城。这位书生就跟着那人进入了城里,只见里面的宫殿非常辉煌华丽。正面大殿内坐着十几位具有神仙风采的人,书生大都不认得,唯有其中的武圣关羽他认得。殿外屋檐下摆着两张桌子,两个坐凳,已经有一个秀才坐在那里了,书生便与这人并肩坐下。

桌上分别放着纸和笔。不多时,写着试题题目的纸张竟从空中飘然飞来,一看上面有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不一会儿,两人的应试文章就都写好了,呈交到殿上。这位名叫宋焘的书生写的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位神人传阅着看完,称赞不已。便传叫宋焘上殿,传下指令说:“河南那个地方还缺一个守护城池的城隍之神,看来你很称职。”

03

宋焘听了,才恍然大悟,随即叩头在地,哭着说:“大神重视厚爱我,叫我去当城隍,我当然不敢推辞。只是我家里还有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无人奉养,请求大神们准许我侍候母亲去世后,再去上任,行吗”

正面坐着一位像帝王的人,叫手下取宋焘母亲的寿命簿来查看。一个长着胡子的官吏捧过簿子来翻看一遍,禀告说:“他母亲还有阳寿九年。”诸神们都开始有些犹豫了,一时拿不定主意。

武圣关羽说:“不妨先叫另一位书生去代理九年吧!”便对宋焘说:“本应让你马上去赴任,念你很有孝心,就再给你九年假期,到时再来叫你去上任。”接着关羽又勉励了两位秀才几句话,两位参加应试的书生于是便叩头走下殿来。

那位书生握着宋焘的手,将其送到郊外,自我介绍说是长山县人,姓张,还即兴为宋焘作了一首送别诗。原文都记不太清,只记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04

两人各自上马作别。宋焘到了家,像是做了一场梦后醒来,方才知道那时的自己已去世三天了。他母亲听见棺材中有呻吟声,打开棺材儿子醒了过来,就赶忙把他扶出来。宋焘过了好半天才能说话。他后来到长山县打听,果然有个姓张的秀才在这一天去世了。

这样又过了九年之后,宋焘的母亲果然去世了,他料理完了母亲的丧事,洗了个澡,穿上新衣服,进屋里不久就去世了。

他的岳父家住城池西门里。一天,忽然看见已去世的女婿宋焘骑着华丽的高头大马,四周还跟随着许多车马,到他家来拜别。一家人都非常惊疑,不知道宋焘已成神人了。急忙跑到宋焘家里一问,才知道他已去世了。

05

在常清君看来,这篇《考城隍》之所以能成为《聊斋志异》的开篇之作,至少涉及三大因素:

一是科举应试的因素。蒲松林从十九岁那年(1658年)第一次参加县府道考试,考中秀才之后,一直到五十一岁(1690年)第N次参加乡试之后,第N次失败,始终原地踏步,再未考中过,虽然终于在其妻子刘氏的劝说下,彻底断绝了科举应试的念头,但整整三十多年的科举应试之路,对他的人生已经产生了极大影响。《考城隍》中描述神仙们对城隍的任命,不是通过其他方式,而是依然通过类似科举应试的方式来录取,绝非作者一时心血来潮之想。

二是基本的善恶观。篇中秀才宋焘的应试考卷中写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之句,获得在现场既集体监考,又集体阅卷的神仙们的点赞认可,就是佐证。

三是传统的孝道。篇中秀才宋焘考中城隍却不愿赴任,按一般逻辑应受到神仙们的斥责处罚,或者被强行执行任命,但反而被神仙们网开一面,特殊处理,就是因为其提出的奉养老母的尽孝道的缘由。

其实,这些涉及科举应试、扬善惩恶、恪尽孝道等因素,几乎贯穿到了整个《聊斋志异》的大部分篇章中,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考城隍》会成为开篇之作了。

常清君云:善恶分明尽孝道,科举应试考城隍。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14 阅读:2748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17

用户13xxx17

9
2022-10-11 17:13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个说得好,就像现在那些乱放生的人,放生矿泉水笑死人,还有放生外来物种的

染指 回复 11-27 10:45
乱来自有他的因果关系

和谐 回复 12-09 13:05
下一句呢?无心为恶,随恶不罚?

5962应伯爵

5962应伯爵

7
2022-10-07 16:11

阴世由众神掌握,一切有序又有人情,科举公平凭道德心证,几乎都是理想世界。 后期就有描述阴世的黑暗不公

空心菜

空心菜

6
2022-11-13 21:12

先生三十多年应试不第 然书生考城隍一击命中 多么富有讽刺意味 类似现世考公务员 唏嘘不已

冬天、、

冬天、、

4
2022-11-04 19:55

[呲牙笑]

用户14xxx93

用户14xxx93

3
2022-11-25 21:31

林如海死后几年,升为城隍。

嗳回忆唯妳

嗳回忆唯妳

2
2022-09-20 15:18

开篇第一个字是余,末篇最后一个字是恨。恨什么?恨科举舞弊。这是王玥波说的,不知道对不对。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2
2022-11-26 03:21

考城隍?考人心罢了!任人唯亲,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反之?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无钱对面不相识

无钱对面不相识

1
2022-11-12 23:09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染指

染指

1
2022-11-27 10:51

世间极孝者为城隍司乃大福报者,天道所给。

此生读写伴

此生读写伴

中文系毕业并留校工作多年,倾情阅读,执着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