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足联公布了即将出战亚冠精英联赛24-25赛季第一阶段最后两轮比赛的三支中超球队上海海港、上海申花和山东泰山的大名单。如果说,海港、申花的大名单更多着眼于亚冠本身,那么山东泰山的大名单,折射出的则是球队2025赛季启动全面转型乃至迭代的明确信号,这份大名单不仅针对这两场亚冠,从其中体现出的趋势看,可谓剑指整个赛季,甚至是下个赛季和再下个赛季。
按亚足联规定,如果35人大名单不报满,后面还有调整余地,申花便只报了32人,一旦报满,这35人就要踢到底了,不能中途更换。泰山明知这条规定,还是报满了35人,意味着不准备再增加新的球员。赛季备战期泰山宽出严进,低成本补齐五外援,而内援零引进,表明新赛季大致就靠这些球员踢了,2月18日冬窗关闭前不会再有人员变动。这是亚冠大名单,亦基本是赛季大名单,唯一变数是,意外缺席这份大名单的年轻后卫玉苏普,俱乐部公布中超大名单时会不会回来。泰山备战期仅有的一场热身赛,玉苏普曾首发登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3dab275f2eb7ea883816a4272708e3.jpg)
要说这份35人亚冠大名单的关键词,有两条:一、换血;二、瘦身。
有人会说了,不对呀!比之本届亚冠精英联赛的上一版35人大名单,泰山一共只换了5个人,幅度比海港、申花都小,这怎么能叫“换血”?报名总人数一个不少,平均年龄几乎相当,叫“瘦身”也不太合适吧?的确,除了两名新外援马德鲁加、卡扎尔,以及外租回归的卢永涛、伤愈的刘国宝和门将孙启航,另外30名球员都曾出现在上一版大名单里。然而,看似变化不大的名单,代表的未必是不大的变化。35人大名单变化不大,由35人大名单所产生的23-25人参赛名单,可能发生的变化却不小。有些曾经的主力和主力替补,或许出场时间大减;有些一直踢不上球的边缘队员,可能迎来更多的机会。
比如,87年的张弛,89年的王大雷、郑铮依然在列,新赛季他们的存在感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门将位置特殊,王大雷还会担当主力,只是不太可能像上个赛季那样场场守满了,04年的于金永有望步入接班程序。郑铮后防定海神针属性依旧,但出场时间一定会减少。张弛留队,情怀成分大于专业内容。91年的毕津浩、彭欣力和93年的石珂仍在合同期内,尚有余热,可是出场时间和发挥的作用注定今非昔比。93年的李源一、吴兴涵和95年的高准翼、刘洋,97年的黄政宇会继续受到重用;93年的刘彬彬、王彤踢主力难,只要保证出勤率,进替补席还是有把握的。97年的陈蒲和99年的赵剑非,场上的戏份理应比上个赛季更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30d23ce8ff5c68dfb1d212cefb185e.jpg)
真正能够凸显这份大名单质变色彩的,是00后球员的逐渐上位。他们中间,上个赛季得到了稳定登场时间的,只有一个谢文能。本赛季这种情况理当有所改观。00年-04年之间的卢永涛、阿不都肉苏力、刘国宝、买乌郎•米吉提,都有机会提升在队内的排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名单里7名05后新锐陈泽仕、彭啸、梅帅军、路俊伟、史松宸、彭逸翔、依木兰•买买提。他们在去年全国三大球青少运上表现出色,其中多人系U20国足主力,是泰山未来挑大梁的有生力量。去年这批孩子是以“花瓶”角色入选泰山亚冠大名单的,至今零出场,好在今年他们肯定不会满足于这一定位了。作为全运会适龄球员,他们要分心于全运会预赛和决赛,不过2025赛季尽可能地见缝插针适应中超赛场的氛围和节奏,对他们从2026赛季起全身心接棒,显然意义重大。
又有人说了,你想得挺美,崔康熙还是主帅,他会按你的想法去帮助泰山培养新人、开启更新换代历程吗?这是个问题,而且是最关键的问题。此前,泰山俱乐部与崔康熙围绕引援权归属激烈博弈,客观上造成了球队阵容调整进程的滞后。然而,从最终调整的结果和这份大名单的构成看,俱乐部不光赢得了这一轮博弈的胜利,应该也在球队发展方向上与崔康熙达成了共识。两名廉价新外援,内援零买入,倒逼新人的使用以“换血”,俱乐部全员降薪以“瘦身”,低成本运作模式全面启动,赛季目标不会太高,量化标准也会倾向于转型进展而非单纯的战绩。压力大减的崔康熙,波澜不惊地度过自己执教合同的最后一年,何乐而不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换血”不易,“瘦身”更难。重要的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