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大印失踪皇宫好像菜市场嘉庆皇帝被叫做败家子就是因为水平菜到抠脚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2023-05-13 19:30:33

嘉庆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他也被叫做败家子皇帝,和隋炀帝等同行不同,他没有搞过轰轰烈烈的工程,也没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他被当成败家子纯粹就是领导水平太差、“菜”出了败家的后果。

在嘉庆朝当官,最大的官场秘诀就是多磕头少说话,这是曹振镛曹大人掏心窝子的心得。曹大人说这话的前提是他亲眼经历过嘉庆朝的一系列大事件,亲历过兵部丢失大印的奇葩事件,还被牵连罚了半年工资。曹大人当过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真知道兵部的大印长什么样(兵部和工部、吏部有合作关系),他就是对兵部大印被掉包计视而不见,在军机大臣任上就当没看见。这事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也知道,但大家都没当回事,整个大清朝就用假冒的兵部大印公文往来大半年,把嘉庆皇帝气得提前入土(案件是在当年嘉庆二十五年三月份发现的,四月底结案,嘉庆是在当年七月份去世的)。

兵部大印相当于过去的虎符,虎符丢失、被其他人假冒使用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下子提走了哥哥手下十万大军,虽然他是为了救援赵国,他哥哥也被吓得够呛,因为十万大军一旦裹挟民众杀向大梁,足以让魏国江山易主。秦始皇就是拿到了虎符,才牢牢掌握了调兵权,搞定了嫪毐的叛乱。大清的兵部大印却丢了足足大半年,到最后也没找到窃贼是谁,兵部大印最后也没被找到,嘉庆只能让人重新制造了一个。

这事稀奇嘛?不稀奇,因为嘉庆连自己的皇宫都管不好,动辄在皇宫宴会上找到“闲杂人等”,皇宫门口就有小商小贩摆摊、发展皇宫经济。嘉庆八年和嘉庆二十五年这两个特殊的年份,嘉庆都对安全问题比较上心,这是因为嘉庆八年二月嘉庆遭遇了陈德(厨子)刺杀事件,嘉庆二十五年遇到了兵部大印丢失事件,他亲自检查了宴会安保,结果居然在宴席上发现了上百个闲杂人等。这些人都是向侍卫们交了钱,到皇宫开眼界的。嘉庆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嘉庆八年以后,侍卫们照旧放人进皇宫;嘉庆二十五年嘛,嘉庆也就半年寿命了,根本就来不及惩处侍卫。

嘉庆朝的皇宫门口就有小贩摆摊,比今天的菜市场门口都热闹,随便一个小区的管理水平都比当时的紫禁城高。从大臣到侍卫,大家都知道,但都当没看见。早朝的大臣们需要从小贩手里买吃的,在军机处值班的大臣更要从小贩们手里买夜宵,侍卫们更是天天从小贩手里买吃的,这些人的伙食理论上是御膳房负责,但御膳房从来都是看人下菜碟儿,后世的光绪皇帝被囚禁时,御膳房都敢用过期食材糊弄事儿,管不着他们的大臣和侍卫自然就更不当回事。大臣和侍卫的饮食就成了刚需,一些大胆的小贩和太监就跑到皇宫门口叫卖赚钱,形成了皇宫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还被天理教利用,天理教教徒和宫内太监勾结,假冒小贩冲进了皇宫,闹出了大新闻。嘉庆知道后,勃然大怒,但还是然并卵,不但皇宫门口依旧有小贩摆摊,道光朝、咸丰朝依旧有小贩在皇宫发大财。嘉庆朝的大内高手战斗力也不如小贩,和小贩出身的天理教教徒PK,居然被对方打出了难看的战损比。嘉庆朝从上到下都在糊弄事,嘉庆天天强调,天天急眼,却没啥人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这种菜出天际的管理水平,也就难怪满清开始没落了。

0 阅读:79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舌尖上的战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