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村社火(射虎)为什么不可以办?地方应该保障,而不是一刀切!

润贤小白 2025-02-16 11:58:39

为什么公权力要以为了你的安全名义来制约民间群众的活动?这两天在抖音上没少刷到关于西安市冯村社火能不能如期举办的视频,有人说取消了地方政府都发公告了,有人说没取消,当地群众坚持要举行。

网上还有两份盖着大红章的批复和公告,批复是西安市高新区灵沼街道办事处就关于冯村射虎演出申请的批复,批复说是依照哪些条例没有提前20天提出安全许可申请,没有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核许可,加之演出现场通行环境狭窄,缺乏充分有效的安全保障,经过研究决定对本次演出活动不予批准。

表面上看是为了公共安全着想,可实际看是不尽责不履责的表现,群众有那么强烈的诉求,地方上相关部门应当去协调、安排,做好相关的工作,而不是采取一刀切,毕竟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件事未看出服务的体现。

为什么有老爷子追着制服人员送锦旗不敢收,一句存在安全隐患就可以搪塞的过去吗,有安全隐患是不是相关人员该去排除呢,是不是要进行保障工作呢?

而且这活动仅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是传承千年老百姓喜欢的事情,又不是搞什么其他活动,仅是民俗的一个表演,而且还是地区性质的,如果要以安全风险定义,那么大家就都不要上马路了。

民间的民俗活动不能一再的被打压,数数我们现在还保存下来多少,不能因为地方上几个人不喜欢而废弃,老一辈领导人早就做过指示,要尊重民意,人民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冯村的社火芯子,以高、悬、奇、巧著称,在西安首屈一指,1952年赴京表演,名噪一时受到国家领导人习仲勋同志给予的高评价“三秦绝技,西秦一绝”的美赞。

冯村社火(又称“冯村射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据传,唐朝名将李存孝年少时曾射杀祸害百姓的猛虎,村民为纪念其英勇事迹,将这一形象融入社火表演中,逐渐形成“射虎芯子”的独特形式。

冯村社火在元代随柏姓族人迁入陕西后扎根发展,并融合了当地多姓氏族的文化元素(如张、吕等姓氏的迁徙史)清同治年间,村中城墙的修建进一步巩固了社火活动的社群基础,芯子通过钢筋框架搭建多层结构,以戏曲人物或神话场景为造型,表演者(多为儿童)被固定于高处,辅以服装道具装饰,营造出“悬空”的视觉效果。

“闯幽州”芯子高达10米,分四层,儿童宛如凌空而立,惊险玄妙,社火活动涵盖锣鼓、高跷、旱船、舞狮、秧歌等传统项目,游行时爆竹齐鸣、人潮涌动,形成“万人空巷”的盛况。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有人爱看戏,有人爱看画,有人爱古董,这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看了戏说好,那不一定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怎么能作为标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冯村社火不仅是节庆娱乐,更承载着惩恶扬善、祈福纳吉的精神内核,希望能确实保证如期举行。

0 阅读:0
润贤小白

润贤小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