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中国有两大高不可攀的巨头:上汽集团、广汽集团。
新能源车时代,这哥俩被冲击的厉害。
2024年,上汽集团销量被比亚迪超越,国内连续18年汽车销量第一地位被终结;市值被赛力斯超过;上证50成分股地位被赛力斯取代;扣非后净利润巨亏41亿元-60亿元。
前几年的上汽集团想牢牢掌握“灵魂”,表示不能接受华为提供整体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如今,上汽要在新车型“尚界”中,全面搭载华为鸿蒙智行。
面对新形势,燃油车大哥上汽集团似乎不得不交出智驾的主导权。而燃油车二哥广汽集团,推出的广汽埃安系列新能源车型,虽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给人不温不火的感觉。
广汽集团,业绩、股价双杀
如果说赛力斯超越上汽集团是昔日尾灯后面都看不到的小弟反杀大哥,那么广汽集团跟同为广州车企的小鹏汽车比,则是一出早起者被后来者超越的故事。
“早起”是说,早在2010年,广汽集团就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车——广汽传祺GA5 PHEV1,这也是国内首款中高级新能源车。小鹏汽车则是2017年12月推出首款车型——小鹏G3电动SUV。
“远远超越”是说,如今小鹏汽车港股市值换算成人民币是1300亿元左右,而广汽集团A股市值仅为800多亿。
小鹏汽车从2024年8月的25港元左右,一口气涨到2025年3月最高的106港元,短短几个月暴涨315%。
而广汽集团这段时间股价基本围绕在7-10元间震荡,走势较小鹏汽车云泥之别。
基本面决定股价长期走势,广汽集团2022年年中至今,大体上就是下跌趋势。
这几年,广汽的业绩是这样的:
2022年净利润80.64亿元,为近五年巅峰。
2023年净利润44.29亿元,同比下滑45.08%,盈利能力大幅缩水。
2024年净利润8.24亿元,同比暴跌81.4%,扣非后为亏损43.51亿元,同比下滑221.80%,是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尤其是四季度扣非后净利润由之前一年的同期亏损4.51亿元剧增为亏损24.8亿元,进一步引发了市场担忧。
很显然,广汽这几年业绩变动和股价走势完全相符。
业绩如此大跌,广汽集团归因于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等因素。
那为什么在同样的行业大环境下,有的车企就能突围,就能销量大增呢?还是应当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新能源车继续火爆,但广汽销量“很冷”
2024年,广汽集团总销量为200.31万辆,约为上汽集团的一半。其中燃油车销量约157.23万辆,占总销量的78%以上。广汽的油车品牌里,广汽本田销量48.1万辆,广汽丰田销量77万辆。
新能源车方面,广汽集团2024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45.47万辆,同比下降17.26%,占集团总销量的比重不到23%。
在之前写上汽的文章里,笔者提到,2024年上汽集团批发销量为401.3万辆,其中燃油车277.9万辆,新能源车123.4万辆。
可见,广汽和上汽一样,都是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依然没能扛起大旗、撑起台面。而早已全面转型新能源车的比亚迪,市值已经突破1万亿大关。
目前,比亚迪市值大约是广汽、上汽之和的4倍。
新能源车这几年销量整体呈现暴增状态,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说2024年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量123.4万辆、同比增长仅为9.9%是比较难看的话,那么广汽集团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45.47万辆,同比下降17.26%的数据,就非常刺眼了。
2025年一季度,上汽集团有些好转,新能源车销量27.3万辆,同比增长29.89%。但广汽集团继续拉胯,全部车型累计销量37.11万辆,同比下滑9.42%。细分的话,燃油车销量30.4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6.24万辆,同比下滑6.46%。
这里要放下笔者整理的一季度国内车企新能源车销量数据。
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一季度销量基本都是大幅增长态势。
增长率高的,有小鹏汽车331%的增长率,零跑汽车162%的增长率,吉利汽车增135%的增长率。
增长率最低的,是理想汽车16%的增长率,不过人家也是两位数增长。
这么一对比,广汽集团-6.46%的增长率就愈发刺眼了。
广汽一季度这样的销售数据,对比集团领导提出的“努力挑战年度销量增长15%目标”,已经是“开门黑”了。
如果再跟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广汽集团领导“计划在2025年实现年整车销量达到35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将超过25%(即87.5万辆)”的豪迈目标对比,广汽一季度的销量就显得过于相形见绌了。
按照广汽一季度的销量形势,实现年度350万辆的销量,几乎是天方夜谭。
车海战术,能否扭转颓势?
面对新能源车带来的行业深刻变革,上汽那边已经急了。去年新上任的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人将以跪着学习的谦逊和站着创新的骨气,让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上汽管理层还强调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广汽方面,也做了一些改变:
2024年11月,广汽集团总部从广州CBD迁至番禺汽车城,以求实现研产供销一线协同,推动资源整合与成本优化。
2025年1月起,广汽集团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体制,管理层需通过竞聘上岗,并以经营业绩指标考核。
2025年2月9日,冯兴亚成为广汽集团董事长,计划在2025年推出超过20款车型。
广汽集团已投资15亿成立华望汽车,打造30万价位的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华望汽车的产品将搭载华为的智驾软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解决方案。
说白了华望汽车就是华为主导,广汽集团提供支持。
赛力斯的问界系列大火之后,上汽集团要跟华为合作搞“尚界”品牌,广汽又要跟华为合作搞“华望”品牌。无论尚界还是华望,都是华为占据主导地位,看来华为才是最大赢家!
没办法,谁让华为的技术更厉害呢!
广汽本田最近又推出了新车型P7,这跟之前卖挺火的小鹏P7撞名了。
4月15日晚,在广汽本田P7发布会上,广汽本田副总经理袁小华称,P7象征着广汽本田跑步进入智电时代的开始。
前文提到,广汽计划在2025年推出超过20款车型,P7应该就是广汽这“车海战术”的一员。
面对业绩压力、销量压力、同行巨大的冲击力,广汽集团急了,要大搞“车海战术”了。
如果众多新车型里能出现一个爆款,对股价或许就会有极大刺激,如果都不行,那股价大概率还是老样子。
目前广汽集团有13万股东,广汽这几年不断下跌的股价也许会让他们倍感煎熬。再看看暴涨几倍的赛力斯,不知道广汽的股东会不会留下羡慕的泪水。
如果持股会流泪,赛力斯股东是幸福的泪水,广汽股东是套牢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