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乱之变: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

晨方侃历史 2022-05-11 00:03:58

历史上的靖乱之变,也称靖乱之役,它是发生在我国明朝初期的一场藩王暴动,最终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被推翻,他的叔叔燕王朱棣登上了帝位。

在这场暴动中,双方投入总兵力达130多万,死伤56万多人,可见当时的情形是何等惨烈了!然而,当燕军攻入皇宫后,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杀伐果断,政绩卓越,可是,在给自己的皇权办移交时却犯了愁,这是啥原因呢?

因为朱元璋在自己登基后,便早早地立下了自己的皇权继承人,这个人便是长子朱标,而且,从朱标小时候起,朱元璋便极为重视对他的教育,包括后来朱标被立为太子后,朱元璋一直都是拿未来帝王的要求来教导他的。

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朱元璋都让太子直接管理朝政,而朱标的表现也让朱元璋深感满意,殊不知在朱元璋64岁时,朱标突然身患重病,没过多久便去世了!

这让当时的朱元璋悲痛万分!毕竟是“老年丧子”啊!而且还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同时,朱标的去世也让朱元璋的皇位继承人出现危机。

历史上的朱元璋,儿子还是很多的,但是,能够像朱标那样既能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又能受到帝王之术的教育的儿子还真没有!当时满朝文武因为朱标去世也都为太子之争而蠢蠢欲动。

不过,当时绝大部分朝臣都认为皇四子燕王朱棣最适合做皇位继承人。可当时的老朱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朱标虽死,但其子朱允炆很适合。

因为朱元璋总觉得,不论是聪明才智,还是教育程度,朱标是他所有儿子中最棒的,从遗传的角度看,他的儿子也一定是最厉害的。

因为朱标去世时,他的儿子也已经很大了,朱元璋相信朱标平常一定也会手把手地去教育这个儿子的。于是,他便决定立自己的这位长孙作为皇位继承人。平心而论,老朱的其他儿子心里肯定是不服的。

因为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子承父业”啊!怎么变成“孙承祖业”了呢?然而,皇权高于一切,谁也不敢与他们的父皇去理论,不过,“靖乱”之变便也由此留下了祸根。

后来,建文帝登基后,几大藩王都是他的皇叔,而这些皇叔本来就对这个侄儿继承父皇的皇位有些意见,这也使得建文帝深感自己皇位出现了危机,于是他便决定削藩。

然而,削藩刚开始,便引起诸大藩王人人自危,这其中燕王朱棣的反应更为强烈,因为按当时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他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现在皇上削藩,自己肯定是第一个被皇上惦记的人。

于是,朱棣便索性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举兵起事,兵指京城!不过,从当时的情形看,建文帝还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

可这位刚登基的建文帝,一来自己对统兵用人不擅长,二来自己在朝廷大臣中威望不足,很多大臣反而还支持朱棣造反,但纵然如此,朱棣也经过了三年的血战,最终才率大军兵临京城。

建文帝无奈之余,只好弃城而逃!可即使如此,那次事变还是造成50多万人的死伤!当朱棣率兵进入皇城后,发现建文帝早已逃之夭夭,可是,朱棣却在皇宫发现了建文帝最后的一道圣旨。

在这道圣旨中,建文帝诏告天下说,他早已料到叔父会起兵造反,所以,他希望明朝的将士不要为难自己的叔父,以免造成更多的杀戮。

看到这里,朱棣突然间对自己的这位侄儿心生愧疚,因为建文帝的言外之意已经是默许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他了!然而,这种禅让已经使得天下遭受了太多的杀戮了!如果父皇当初不是一意孤行,何至于此呢?

于是,他伏在皇位上不由得痛哭道:“父皇害苦儿臣了!”

0 阅读:19
晨方侃历史

晨方侃历史

分享与点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