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消息,令人十分痛心!
4月8日,美国一位21岁的医学生,在家门口连捅母亲70多刀致其死亡。
学生名叫曼尼,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在学校一直被“形容为天才”。
母亲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老师。她与曼尼一直保持着联系,两人隔天会发一次短信。
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母亲想见见儿子。曼尼便在周六驱车200公里回到家。
母亲兴冲冲地为儿子开门,谁能想到,迎接她的却是儿子的匕首。
连续70多刀,刀刀刺向要害。大学的生物课让尼曼知道,刺向哪里最有效。
对亲生母亲如此残忍,曼尼是疯了吗?
据警察调查,他没有精神健康问题,也没有吸毒或酗酒史。
曼尼还告诉警察,他爱他的母亲,他和母亲相处得很好,但是多年来一直想杀了她,因为母亲激怒了他。
当地警方认为,这是一起“无法解释的恶性谋杀案”。
目前虽然没有更多信息来解释曼尼谋杀母亲的真正原因,但是并非无法解释。
事实上,很多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都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无论国内国外。
在北京,曾有一项对3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自己的父母,仅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
还记得震惊全国的吴谢宇杀母案吗?吴谢宇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也被人认认为非常和睦,但在吴谢宇内心,对母亲有着难以言说的怨恨。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以爱的初心对孩子所做的事,引发的却是孩子的怨恨。
其中有四类行为,最招孩子恨。
一、过分限制自由不少强势家长,无论大小事,什么都喜欢管控孩子。
知乎上,看到一个孩子吐槽:自己的妈妈每天早晨都要逼自己喝牛奶,他们简直把自己当3岁的孩子对待。一次他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社区做义工,但妈妈就是不让,说会影响学习,这让他非常生气。
强势父母信奉:听我的可以少走弯路。殊不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每个生命天然地需要自由和自主。你无视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孩子自然会心生怨怼。
二、语言暴力“你怎么这么不上进,就知道玩!”
“你就是懒,懒得动脑、懒得动手,以后能有啥出息?”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又考了第一,你再看看你,你要是有人家一半好我就烧高香了。”
此外还有妈妈们没完没了的碎碎念:我给你说过多少遍了,吃饭前要洗手/袜子脱了要放到筐里…
乱贴标签、比较评价、反复唠叨,这些话像鞭子一样抽在孩子身上。孩子每次听到,都会感到十分痛苦,但又往往无处可逃。
即使他们与父母展开一轮暴力争吵,只要他们不离开这个家,父母的语言暴力还是会像雨点一样袭来。
三、除了学习,其他的都不关心与孩子沟通,三句话不离学习。
孩子说,今天被哪个老师冤枉了。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老师都是为你好,你要是好好学习,老师能批评你?
孩子吐槽,今天和同学闹矛盾了。家长不会过多关心: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别老是整这些没用的。
孩子给你吐槽,向你诉苦,是希望你能给与安慰,帮他排解苦恼情绪。结果你没有给孩子安慰,反而让孩子感到除了学习,你根本就不关心他。
自己的父母爱的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一个想象中的学习机器。
如果你是孩子,你不觉得扎心吗?
四、爱不稳定,脾气暴躁前一分钟还在对孩子笑,后一分钟就冲孩子吼。
只要孩子做事不合自己的意,就是一顿吼骂。
心里爱着孩子,行为却把孩子当成了情绪垃圾桶。
面对这种父母,孩子一边无奈地接收情绪垃圾,一边想要逃离。
因为他们很难在父母起伏不定的情绪中,感受到真正的爱。
孩子需要的来自父母稳定的爱。爱不稳定,就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心灵,会充满恐惧、担忧与自卑。
写在最后的话普天之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心中有爱,不等于会表达爱。
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会正确地表达爱,不要让你的一腔真情换来孩子的满心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