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再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依然沉痛如斯,依然手不释卷

老白的文艺小酱 2024-11-23 15:57:31

下图是用手机拍摄的某大部头作品其中的某一页内容(尽管不太清晰,但是文字仍可以看得比较明了了)。

我想发问的是:

当你读到红框里的文字时,

你会持什么样的心情?

又该做如何的感想?

反正于我而言,内心的感受非常之特别,毫不夸张地说“看一次就痛一次”,而且是那种钝痛之感弥漫心扉、经久难息……

这部大作,正是陆键东先生所著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

悲剧在于,疯狂的年代,文化和礼节都是罪过。畸形的、丑陋的、骇人听闻的事情层出不穷。所谓“文化的浩劫、道德的毁灭、良知的沦丧”等等,皆莫过于此。

身为“三百年来中国史学第一人”、“教授中的教授”的陈寅恪大师,处于那个特殊的年代,何尝不是这样的郁结彷徨。他慧眼如炬、思古量今,学识博大浩瀚、深不见底,发前人之所未发。他断然拒绝随某人渡海上岛的请求,主动留在大陆(从北京南下广州)。

所谓“时也运也命也”,大师这种选择很难简单地用对或错评判之。但是审视其人生的最后阶段所遭遇的极度孤苦的心情、凄凉的晚景、经受野蛮的折磨、残忍的批斗,多艰的处境直至走向无法调和逆转的悲惨结局……,尤让后人扼腕长叹、感同身受、不能释怀。

显而易见,陆先生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是我认为我所看过的关于国内文化学人传记作品中最好的。其史料之丰富,文字之质朴真诚、考据创作之谨严,对人物事件的评述尽可能做到公允、中立和克制。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

必须用心潜读的好书。

全书通俗易懂,绝无浮夸造作、故弄玄虚之浅薄贩卖,看似是一本通俗的读物,老少咸宜、津津有味。但是读着读着,作者在平实的文字背后,总会不经意释放出淡淡的忧郁、淡淡的遗恨等“无以缱绻,欲说还休”的气息,将读者团团围住、层层包裹——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也是本书畅销20年生命力却依然不衰的根本原因(1996年为第一版,2017年修订再版,皆为三联出版发行)。

20年后再次品读这部大著作,

依然沉重,依然拿起来就放不下……

顺便说一下,正是因为这本大师传记的著作,陈寅恪才成为经典国学的代表符号,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为更多普通文史爱好者认知、接纳和无比景仰推崇。

更具有典型文化及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还在于正是这本书直接掀起了国内“陈寅恪研究”又一个热潮,开创了了一个学术的新时代……

0 阅读:0
老白的文艺小酱

老白的文艺小酱

从文艺和善的视角,看待纷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