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比中国还强,目标5千克月壤!月船四号设计又变了:油箱调整印度的航天新征程2024年2月中旬,印度航天局正式宣布了一系列举措,涉及下一代重型发射车(NGLV)、 Chandrayaan-4、金星轨道探测器任务(VOM)以及 Bharat Antariksh站(BAS)首个单元的开发进展。这不仅显示了印度航天的野心,更是对其技术实力的挑战,尤其是在全球航天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在这次决策中,月船四号(Chandrayaan-4)的相关设计也被同步更新。
如此频繁的调整,让人不禁要问,印度究竟何时才能提供一个真正“最终版本”的设计?设计调整的意义从近期公布的新版设计图像中可以看出,印度在月船四号的设计框架上进行了再一次的动态调整。虽然这种调整并不是首次,但却让人对其目标充满了疑惑。
例如,这张印发于2024年航天日的新图中,我们留意到Chandrayaan-4的转移、重入及推进模块上,油箱设计的变化尤为显著。通过将油箱设计置于扩展部分,印度航天团队试图精简整体结构。这项调整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空间,更关乎推进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当然,印度在航天设计上的节约特色也并不是偶然。尤其是在月船三号成功之后,国际上对印度的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美国也企图借鉴印度的低成本模式。然而,印度却表现出一丝骄傲,拒绝与其他国家分享其核心技术。
那么,如何才能理解印度的低成本探测器?又为何它在探测任务中,尤其是在有效载荷及探索能力上仍显得力不从心?样品采集的野心月船四号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目标,即一次性采集5千克的月壤。
这个目标无疑是相当激进的。相较之下,中国的嫦娥系列任务在月壤采集方面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成效。嫦娥五号以8.2吨的总重量成功采集回约1731克的月壤,而嫦娥六号则承担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其重量为8.3吨,并返回了1935.3克的月样品。
相比于中国相对保守的目标,印度此次月船四号实际要采集的量显得“疯狂”。在这种追求的大背景下,我们反而好奇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是技术自信,还是一场冒险?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月壤采集,Chandrayaan-4任务还将致力于开发和演示更先进的技术,旨在确保能够在月球安全着陆并回收样本。未来的重心不仅在于采样,更在于技术的完备性与创新。技术实验的尴尬时刻尽管印度的航天计划大张旗鼓,但从最新技术实验结果来看,稍显尴尬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包括首次太空对接实验的失败,让许多对印度航天充满期待的人感到失望。在这场太空对接实验中,尽管成功完成了对接,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艘航天器在对接后却“粘在了一起”。2. 两者的发电控制未达标,导致综合控制过程中发生滞 后。
这种局面对于印度航天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的“尴尬”。虽然技术走得细致,最终却在关键的一环上出错。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印度的航天能力究竟能够支撑多大的雄心壮志?
课题的背后此外,印度的首次载人飞船任务也因技术原因被迫推迟至2026年进行。种种迹象表明,面对诸多挑战,印度的深空探测能力仍显不足。没有强大的测控系统,印度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换句话说,若其不能有效解决技术短板,那么在太空探索的路上,印度注定会遇到更多的坎坷。印度在航天领域的探索之路无疑充满光辉和挑战。虽然目标宏伟,技术路线却必须更加扎实。航天事业从不易于行,但唯有脚踏实地,才能逐步飞向更远的星空。不妨思考一下,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印度如何在未来实现目标?如何在航天事业中扬帆远航?正如航天进程所言,每一步都需要坚持与探索,最终方能启航更大的梦想。
平常心
印度是只要中国行,我也行,你看中国六代机出来了,人家印度的PPT也跟着出来了[呲牙笑]
亚特兰蒂斯 回复 02-22 12:24
按照历史规律来说,中国有的,三哥必然会拥有
大雪无痕
阿三快拉倒吧,先把厕所问题整明白了再想这些科技含量高的问题,蜥蜴都不安全。悲哀!
寒枫
三哥你是最棒的 你直接去太阳采集 把全球都比下去
江湖行走
中国南天门计划是让美国人跟拖挎他,没想到阿三也凑过来。
0service-Chen
印度世界第一,肯定没有问题的。先把莫迪送上去玩玩。
亚特兰蒂斯
三哥无敌
醉意真美
印度有着他自己的一套模板,虽然坑多,但这是能快速积累经验方式,激进能让关键问题曝露得更快。
无声 回复 02-22 14:23
我操阿三航天的还带油箱,莫不是用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么?
lxq1958824
它行就它行吧[抠鼻]
无声
我操,阿三航天器还带油箱,莫不是用涡轮增压发动的飞船么?好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