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作业,都可以由“取、放、处理(装配或加工或检查等)”三大类动作组成。怎么取、怎么放、怎么处理就决定了作业时间的多少,而真经就藏在动作三要素中,即动作方法、作业现场布置(作业配置)、工夹具与机器。
吉尔布雷斯把这些可以用手、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结为18个动素并分为三大类,其与MOD法之间又存在呼应关系:
第一类有效动素,此类动素应该取消的不会很多,分析、改善的重点是如何缩短其持续时间,改变动作顺序、减少动作距离、工夹具和设备等。
第二类辅助动素,改善重点是非用不可之外,应该尽量取消动作。
第三类无效动素,此类动作不进行任何工作,这是一定要设法取消。
按以上3类,采用动素分析表(如下表),一个一个细微地观察分析动作,统计分析找出第2类/第3类动作所占的比例,当比例较大时,有必要改善动作;当左手/右手的动素数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时,这意味着没能取得双手作业量的平衡。
此外,还可用5W1H法、动作改善检查表和动作经济原则等来探讨动作的合理性。
当然,改善动作不仅只提高作业的效率,还必须考虑动作的舒适性。减少处理重物件的疲劳,设计不需要熟练技能的简单作业方法。再则,还要考虑便于作业、没有误操作、不出次品和不进行修复的作业动作。
一般动作改善会从三要点展开:舒适化(采用人因工程学原理,以减少劳损、注意力等)、减轻或取消(减轻一次动作的运动量/减少次数/直接取消)、夹具化(简单的器具)与机械化。
因此,要追求动作的经济性,就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动作研究和分析,思考合理的动作方法、作业配置以及工夹具和机械化。
ps.动作经济原则
按吉尔布雷斯的定义,就是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得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作业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今在此基础上追加和修改,提出如下四条基本原则:
①减少动作数量:是否有多余的搜索、选择、思考和预置?是否便于握取和装配?
②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双手中的某一只手是否处于拿物或空闲状态?
③缩短动作的距离:是否用不必要的大动作来进行作业?
④轻松作业:是否能减少基本动素数?是否处于难以操作的不合理姿势?是否作业强度比较大、难上手?
动作概述
定义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
意义
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时、省力、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其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规范、有效。
目的
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并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方法
目视动作观察法(动素分析法)。影像动作观察法。动素概述
定义
将以手、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结为18种,并取名为动素。
动素分析法
通过观察动作,拆解动作,并用动素符号记录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加以研究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
分类
有效动素:为完成工作所必要的动作,共9种。辅助动素:将延缓第一类动作,共5种。无效动素: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共4种。改善思路
消除无效动素,减少辅助动素,简化有效动素。
现场开展的步骤
确定要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或工序
动素分析的准备
工具准备:动素分析表、记录纸、秒表、卷尺思想准备:事前应充分理解和掌握作业内容动素分析的实施
在动素分析表中填写必要的事项。 观察、分解、记录动作多次观察作业,掌握大致情况,在记录纸上归纳出要素作业。按作业的顺序记录相应的双手活动,并逐一拆解成相应的动素,在动素分析表中填写动素名与动素记号。整理分析结果,填写总结表。4 填写作业现场布置图及动素分析表。
讨论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
可借用精益手法:动作经济原则、ECRS、5W1H、动作改善检查表。
例如:装小弯头岗位
问题点:双手未同时作业,存在闲置等待无效动素
改善后:双手同时作业,取消闲置等待无效动素,并形成规范。
THE END
动素分析法,适用于进行详细的动作分析和进一步的作业改善,在探讨高效易行的作业方法、最适当的作业顺序、最合适的工夹具摆放上都有着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被誉为“动作研究之父”的吉尔布雷斯曾指出:“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动作的浪费”。因此,践行动作研究改善是精益基础改善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