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执着于求仙,因为他发现了“仙”的踪迹,天仙地仙尸解仙

神秘莫测的道士 2024-03-02 13:13:21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寻“仙”,除非他发现了什么,所以才固执的认为“仙”存在。

战国时期齐王在邹衍宣传下,开启了寻仙热潮,邹衍一手组织了历史和地理的两个大系统,奠定了后世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并且他认为九州之外还有大九州,也许邹衍推演出来了“山海洞天”所以才游说齐王去寻仙

如大禹没得河图洛书时治水也是一头雾水,可是大禹得河图洛书后,瞬间就明白了山川天地之势,他结合此凿山引水最终成功治理了大洪水

而大禹前面几帝都不曾丈量天下,然而得到河图洛书的大禹却丈量天下,除非他发现了什么。

难不成大禹得到河图洛书后,就得到了打破“结界”的办法?

在颛顼帝绝地天通后,人神分别,而那些山神因为某些缘故不能前往天界,只能留在地界,但是也因为受到了绝地天通的影响,这些山神封闭自己的“山”,可是这些“山”被大禹运用河图洛书给找到了

当大禹清除了这些上古山神,这些山就变成了道教所说的“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人间仙境,大多位于中国境内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间,它们通连贯通通达上天,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

其中栖息着“仙”。

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的规律推演出来了“山海洞天”,因为阴阳五行学说本身就带着时间空间的演化,故而推演时间空间好像也没毛病啊?

秦始皇所在的秦国也有很多灵异的记载,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的《日书·诘咎》篇记载过:“鬼”和“怪”

这里说一个怪和一个诡

怪:飘风之气

这种怪气会使野兽及家畜说话,克制之法是以桃杖击之,脱下鞋来扔它。

诡:刺诡

这种诡会无故攻击人,制服它的方法是“以桃为弓,牡棘为矢,羽之鸡羽,见而射之”。

葛洪曾经引用古籍说过世人想要成仙不死只有三种法门,而这三种法门就是三种仙

第一种是天仙

何谓天仙?上士举形升虚,若白日飞升者,称之为天仙

第二种叫地仙

何谓地仙?中士托身于世间,出入名山大川,称之为地仙

第三种叫尸解仙?

下士先死而后蜕皮,称之为尸解仙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一则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据说是颛顼死而复生变化而成的。在他死去的时候,刚巧大风从北面吹来。海水被风吹得奔流而出,蛇变成了鱼,已经死去的颛顼,便趁着蛇即将变成鱼未定型的时候。脱身到鱼的躯体中,颛顼的灵魂寄托于鱼身之内。

山海经这则记载是已知最早的轮回观也是已知最早的尸解观

重点来了,秦始皇出海寻仙恰恰就是对应着天仙,因为天仙可以返三山,入洞天,简单一点天仙就是能去往天界和世外,而海中蓬莱,瀛洲,方丈恰好也是传闻中群仙聚集之所,属于世外之地,等同科学所说的另外一个空间纬度

而秦始皇五次巡游,恰好对应着地仙,因为地仙的法门就是寻游名山大川,寄托于人世间达到长生不死

至于尸解仙,看看秦始皇怎样修筑陵寝的就知道了,因为太符合方士们所说的重生之术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册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出土的竹简,这本古籍叫《赵正书》,这本书有些争议,有人说这本书是出自西汉早期,有人说这本书就是秦始皇的日记本

我们这里不谈这本《赵正书》到底是秦始皇的日记本还是西汉早期的伪造册,我们单从内容来看,如果这本书的内容真的是源自秦始皇和李斯的对话,那么秦始皇应该知道一些“仙”的秘密。

下面我用白话把这《赵正书》说一说

秦始皇出游天下,返回来到了柏人时就生病了。

秦王感到自己病的很严重,于是哭着对左右人说,“上天安排的命运不可以改变啊!我从未病的这么厉害”

并且秦始皇还说:“我自己给自己查看过命,天意是说我会在五十岁的时候死去。我十四岁时被立为秦王,现在已经当王三十七年了,我应当在今年死去,但不知道具体的月份和日期,故而出游天下,希望能改变这个气数与命运,谁知不可以啊!现在病得离死不远了!”

而告之曰:“吾自視天命,年五十歲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歲矣,吾當以死,而不智其月日,故出斿天下,欲以變氣易命,不可于!今病篤,幾死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此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秦以十月为岁首,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刚开始,秦始皇就匆匆出行了,一直到“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赵正书》里所载秦始皇崇信“天命”的事情,也契合了《秦始皇本纪》里的说法,始皇帝十分热衷于求仙问药,并且可能自己就是一个卜卦、解卦的高手,始皇帝三十六年曾遇有异事,“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

所以秦始皇说:“吾自視天命,年五十歲而死。”这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这段话后,秦始皇吩咐要立马赶去一个白泉的地方,并且要日夜兼程的赶到

“其亟日夜揄,趨至白泉之置,毋須後者。其謹微密之,毋令群臣智病。”

这个白泉到底是哪里,为什么秦始皇非要让人日夜兼程的赶到白泉之地?

有人说这个白泉就是甘泉宫,有人说这个白通百,故百泉之地,也有人说白泉就是甘泉。

三者都是带有一个“泉”字,甘泉宫是在渭河南边,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并且孕育了渭河平原,渭河就是秦汉唐的母亲河,但是甘泉宫在秦朝多是秦太后所居,我们姑且可以认为秦始皇是想母亲了,毕竟在赵国邯郸的时候,只有他的母亲赵姬一直陪伴他,虽然赵姬后面有大错,可是人死之时想再一次回到母亲的怀抱当中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单独指一甘泉,那就有点多了,可倘若是百泉和甘泉合一,那么符合的就是秦始皇陵了,秦始皇陵也叫骊山陵,骊山有大量泉眼,并且还有四个温泉眼,而且骊山的山泉水甘甜。

且古代方士认为温泉可以令人起死回生,能治百病,所以称温泉为自然之经方

而尸解仙就重在一个“蜕”字,就像蝉一样,埋地十七年,一朝蜕变而飞天

《云笈七签》有云:“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五属之隐适也。”

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陵里面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而水银在古代方士们看来就是不死之物,而人鱼膏,可能就是氐人,《山海经•海内南经》:“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因为氐人是从建木而下来的种族,因为颛顼帝断建木,所以不得回归天界,所以氐人是天界之物,故而炼其膏而不灭,因为其他记载中的人鱼都还属于凡物,其膏根本不可能永久不灭,只有氐人这种天界生物才符合这种“不灭”的性质。

根据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在这里记载了一个丹还阳的故事

八年八月己巳,邽丞赤敢谒御史:“大梁人王里樊野曰丹,葬为七年。丹矢伤人垣雍里中,因自刺,弃之于市三日,葬之垣雍南门外。”

三年,丹而复生。丹所以得复生者,吾犀武舍人论其舍人尚命者以丹未当死,因告司命史公孙强,因令白狗穴,屈出丹,立墓上三日,因与司命史公孙强北出赵氏,之北地相丘之上。盈四年,乃闻犬鸡鸣而人食,其状类益,少糜,墨,四支不用。

丹言曰:死者不欲多衣。死人以白茅为富,其鬼胜于它而富。

丹言曰:祠墓者毋敢嗀,鬼去敬走。已,收腏而之。如此,鬼终身不食殹。

丹:日者殹,辰者地殹,星者游变殹。者贵,受武者富。得游变者,其为事成。三游变会。

丹言:祠者必谨骚除,毋以淘海祠所,毋以羹沃腏上,鬼弗食殹。

最开始,由于肉体损毁,丹行动不太方便,但慢慢的,肉体复原,丹也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也许这就是秦始皇固执的认为“仙”存在,不死有法的缘故。

可是秦始皇并没有在死亡之前赶到白泉之地,并且还在秦始皇死亡后耽搁很久才宣布秦始皇死亡,像是可以在延长什么,直到秦始皇尸身腐烂。

而根据《赵正书》的记载,在赵高的建议谋划,胡亥杀光自己的兄弟宗族,废除对土地神灵的祭祀,烧毁以前的法律命令和典籍

赵高可能知道什么,所以才这么做,否则没必要废除对社稷神祭祀和对法律还有古代典籍进行烧毁

“因夷其宗族,壞其社稷,燔其律令及古世之臧”

假设秦始皇在死亡之前赶到白泉之地,那么他将以何种方法尸解呢?

以他随身的长剑而剑解,还是以朱雀引渡舍肉身而神不灭,亦或者是陵墓中有着秦始皇的陶俑,秦始皇假借陶俑而活呢?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03-07 12:36

    我深信所谓的传说不过是现在无法印证而已

  • 2024-04-08 12:34

    看这些书,需要深厚的道学基础,而不是神话故事,是文化知识

神秘莫测的道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