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5 日,浙江嘉兴市民吴女士满心欢喜地搬进了位于市区某小区的新房。这套70多 平方米的两居室新房,是她与丈夫打拼十年的心血结晶。3 月 16 日,吴女士通过物业办理水电开通手续,工作人员登记的户号为 "3 栋 2 单元 902 室",并现场预存了 500 元水费。
物业操作失误涉事物业公司承认,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因赶进度未仔细核对户号,导致数字录入错误。更离谱的是,该小区与另一小区的户号系统存在重叠,仅相差一位数字,而物业未对关键信息进行二次复核。
水务系统漏洞水务公司在未核实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直接扣费,其自动化缴费系统存在明显缺陷。吴女士提供的缴费记录显示,3 月 16 日至 4 月 2 日期间,系统连续 18 天每日自动扣除 2188 元,却未触发任何异常用水预警。
维权艰难历程吴女士自 4 月 2 日起往返物业、水务营业厅、开发商之间,三方互相推诿:
物业:"我们只负责登记,找水务改数据。"
水务:"需要物业出具盖章证明。"
4 月 7 日,水务公司在舆论压力下发布《关于吴女士水费异常事件的情况说明》,承认存在 "户号绑定错误" 和 "系统监测失灵" 问题,承诺成立 "纠错专班",7 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但截至发稿,吴女士的账户仍未收到退款。
吴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事件在全国多地频发:
杭州林女士:2024 年 12 月入住新房,因验房时未核对水表底数,被物业要求补缴 2800 元水费,后查证为开发商施工期间漏水导致。
河北沧州居民:2025 年 1 月入住 10 天被收 980 元水费,发现水表被装在邻居外墙,物业称 "表位不足是业主责任"。
四川三台县业主:2024 年 11 月发现用水 242 吨却被计费 800 吨,供水公司承认 "表号录反",但拒绝赔偿违约金。
入住前核户号要求物业书面确认水、电、燃气户号,并现场录制水表读数视频。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建议,可在《房屋交接单》中注明 "水表底数以视频记录为准"。
关闭自动扣费入住初期建议手动缴费,观察 2-3 个月账单正常后再绑定自动扣款。若发现异常,立即保存缴费记录、水表照片等证据。
建立维权联盟遇到纠纷时,可联合其他业主通过市政热线、政务平台(如 "问政四川")同步投诉,必要时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核验水表。
结语吴女士的 "天价水费" 事件,暴露出新房交付链条中信息管理的严重漏洞。当物业将户号登记视为 "数字游戏",当水务系统将纠错流程设计成 "闯关游戏",普通业主的权益便成了最脆弱的一环。正如网友评论:"一个数字错误,却要老百姓用信用和金钱买单,这样的服务何谈民生保障?" 但愿这场风波能推动行业建立更严格的核验机制,让 "入住新房" 真正成为幸福生活的起点,而非维权噩梦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