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SU7高速公路事故的专项调查进展通报

娱圈盲盒 2025-04-01 17:22:50

针对近日网络传播的"小米SU7碰撞事故致人员伤亡"事件,小米汽车官方于4月1日向南都传媒作出正式回应。据企业客户服务部负责人透露,专项事故处理工作组已于事发后立即组建完成,目前技术团队已抵达事故现场,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事故现场勘查及技术溯源工作。对于事故善后处理,企业承诺将全程协助家属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并承诺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披露经核实的调查结果。

根据公开渠道获取的影像资料显示,这起发生在安徽境内高速公路的严重交通事故中,涉事新能源车辆在撞击中央隔离带后出现剧烈燃烧。从社交媒体流传的现场照片可见,事故车辆前部结构完全损毁,经车辆残骸特征比对确认为小米SU7车型。某网络平台用户以事故亲历者家属身份陈述称:"3月29日晚间发生的撞击导致车门应急解锁系统失效,动力电池突发爆燃,造成车内三名乘员未能及时逃生"。

对此情况,小米汽车技术部门负责人向媒体作出补充说明:"我们已启动最高级别的技术响应机制,除现场勘查组外,研发中心同步组建了由电池安全专家、车身结构工程师组成的后方技术分析团队。目前事故车辆数据记录系统(EDR)的解析工作正在国家指定鉴定机构进行,待取得专业检测报告后,将依法依规向公众说明技术细节。"

关于公众关注的电池安全性问题,企业技术发言人强调,小米SU7全系搭载的800V高压电池平台已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研究所的极端工况测试,其热失控防护系统设计包含五重主动断电保护机制。但该发言人同时表示,任何安全系统的有效性都需建立在完整的事故数据分析基础上,当前阶段不宜对具体技术细节作出推测性解释。

事故处理进度方面,安徽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已成立专案调查组。据参与现场勘查的警员透露,事故路段监控视频调取工作已完成,专业车辆火灾鉴定机构正对电池残骸进行实验室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涉及人员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完整调查报告需在30个工作日内形成。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新能源汽车事故通常需要完成三个层面的技术认定:首先是车辆机械结构完整性评估,其次是电池系统热失控原因分析,最后是车载智能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呼叫、车门解锁等)响应机制的有效性验证。每个技术环节的鉴定都需由具备国家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完成。

截至发稿前,小米汽车官方尚未公布事故车辆的具体配置信息及使用年限。企业公关部负责人重申,在正式调查结论公布前,建议公众以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为准,避免传播未经核实的事故细节。对于网络流传的各类事故视频及图片,企业已启动电子证据保全程序,为后续可能涉及的法律程序做好准备。

本社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及时跟进报道经官方确认的事故调查结果。在此提醒广大车主,若遇类似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车辆应急机械解锁装置(通常位于驾驶座侧门储物格底部),并尽快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0 阅读:1
娱圈盲盒

娱圈盲盒

每天更新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