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11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为427945亿元,同比增长7.2%。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466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3%,增势看起来明明不低嘛。
那为何大家却总在说“消费不足”呢?
粉丝经常将类似的问题私信给南生,询问:我们的媒体、经济分析师、专家是不是都没有查看社零数据,就在网络上大放厥词地声称“居民消费不足,然后主张刺激消费、扩大消费”。
老百姓的钱本就不多,再刺激下去,就所剩无几了啊!呵呵,粉丝们的担忧过度了哦,老百姓愿不愿意消费,不是谁说刺激,就能刺激起来的。有钱就消费,没钱就勒紧裤腰带,减少不必要开支。
有信心就消费,没信心就持币多观望一段时间。从国家统计局公布出来的数据来看,居民消费的热情正在逐步释放。其中,7月份的社零增长水平只有2.5%,10月份扩大至7.6%,11月实现了两位数的突破。
12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预计依然可以达到两位数,因为:节前消费、探亲消费、旅游消费都很火爆嘛——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超预期发展中就可“窥见一斑”。
换个角度,这个消费增长率就会略显不足
2022年,我国依然在执行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居民出行与消费,企业生产与投资等都曾遭遇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33亿元,同比下降了0.2%。
迈入2023年,我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地区采取了基本一致的应对策略了,即彻底放开管控。大家的生活回归常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成为主旋律,都期望消费被压抑后,大幅反弹。
并希望这个反弹力度能“重复2020至2021年的盛况”,之前的低基数,能带来下一年的高增长——2020年的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3.9%,形势好转后的2021年实现12.5%的大比例提升。
要知道,2021年我国依然在应对新冠疫情,而2023年是彻底放开,大环境实际上更佳。若能复制“2020至2021年的盛况”,那中国202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力度超过10%,才是正常现象。
但现在的问题却是“前11个月的增长率仅为7.2%,就算12月份也能达到两位数,全年的增幅也不可能超过7.5%”——这难道不是消费不足吗?这个居民消费的不足,是低于预期的不足。
2024年,不存在低基数效应了。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力度依然能接近或达到8%,就不算消费不足,而是回归正常了——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问题,不能局限在数据本身上。
反弹势头更加不足的是“投资”
如果说老百姓的消费反弹势头是“相对不足”的话,那我国的投资就是“相对和绝对数值都不足”。以前11月为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仅为2.9%——与居民相比,企业信心更低啊。
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增速很低的原因,南生认为有两大点。首先是居民消费未能复制“2020至2021年的强势反弹盛况”,叠加外部需求的低迷,多家企业的出口订单不增、反降,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
以第三季度为例,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虽然要比前两个季度好一些,但依然处于相对偏低的位置。企业之前的投资,很多都在闲置着,除了新兴产业外,谁敢盲目扩大投资啊。
其次是房地产依然在筑底,直接导致钢铁、水泥、家具、家居、家电、五金等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订单锐减。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无余力投资,员工收入下滑,缺乏消费的信心。
而包括半导体、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内的高新产业、新兴产业却依然处在迅猛发展时期,他们的投资可部分抵消传统产业的低迷。他们的员工收入较高,消费积极性也较高,成为支撑因素。
无论是企业投资,还是居民消费都出现了分化。一边是新兴行业的朝气蓬勃,一边是传统产业的低迷无奈。后者的就业人员数量更多,他们的消费信心不足放在网络上形成了扩大效应。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如见FX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请客喝奶茶
社零总额剔除了网购退货退款了吗 剔除刷单了吗
天地玄黄
扯了二尺红头绳,可以了!
伍肆叁壹
2021-2025:凡是收门票的旅游景点一律不进!凡是需要会员的电影电视剧一律不看!凡是非生活必需品一律不买!不外卖,不打车,冬天不开暖气
小筑听涛
应该向美国和台湾省学习,采取按人头发放现金的方式来鼓励消费,当然马云之类的可以不发
尼莫
我说多少就多少,小编你能咋地
用户18xxx37
增速都是暴增!!骗小孩可以毕竟这群人都是几十岁小孩智商!好騙
游客
评论比文章更真实,评论区都是明白人,评论区的人都清楚,评论区的人都知道,评论区的人厉害👍👍👍[点赞][点赞][点赞]。!
习惯就好
那个数字你也信[呲牙笑]
北诺
买房的人少了
用户13xxx08
说明不真实,全是忽悠人!
光a星
还不是为了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