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典型调查、全面统计相结合的统计核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9541万吨,同比增长1.3%。播种面积为17.85亿亩,平均亩产779斤。
粮食产量前五名: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
分地区来看,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为7788.2万吨,约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2%,再一次排在第一的位置;河南省粮食产量为6624.3万吨,占比9.53%,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主产省份。
山东省的粮食产量为5655.3万吨,占比8.13%,排第三名;第四名是吉林省,2023年的粮食产量为4186.5万吨,占比6.02%;第五名是安徽省,粮食产量为4150.8万吨,占比5.97%。
之后是内蒙古(3957.8万吨)、河北(3809.9万吨)、江苏(3797.7万吨)、四川(3593.8万吨)、湖南(3068万吨)、湖北(2777万吨)、辽宁(2563.4万吨)、江西、新疆、云南、山西、广西、陕西、广东、甘肃……
看亩产,第一名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上海市”
看总产量,北京市垫底,2023年仅收获了47.8万吨的粮食;上海市的粮食产量为101.9万吨,倒数第二;倒数第三名是西藏地区,2023年粮食产量为108.9万吨。
但若观察平均每亩耕地的粮食产量,那第一名将不再是黑龙江,也不是河南、山东、吉林、安徽这样的主产区,变成了上海市——2023年平均每亩耕地收获的粮食高达1068斤,即每公顷8010.1公斤。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现代化的超级大都市的上海,却始终未忘记发展农业,而且是走都市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路线——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
奶牛、生猪良种率全覆盖,水稻和蔬菜良种覆盖率超过95%,集聚土地、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要素,重点聚焦种源农业、智慧农业、生物农业、海洋渔业等领域培育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崇明,是上海市最大的农村地区,还是上海最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在寸土寸金的资源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各省份之前——每年的8月份,特早熟、节水并能抗旱的水稻就能完成收割。
抢出的时间刚好可以多种一茬短生育期的鲜食玉米或两茬速生菜,这种耕作模式被称为“稻+”。将劣势资源“放大”保存,提高粮食及蔬菜的总体供应。
此外,上海市还设立了重大专项,启动“上海农业基因库”建设战略,培育优质农作物。其中的节水抗旱稻,在采用旱直播旱管的种植模式下,可节约淡水资源50%以上……
其他省份的粮食亩产情况如何呢?
新疆地区的粮食平均亩产在1000斤左右,即每公顷7502.1公斤;第三名是吉林省,平均亩产为958斤;辽宁排第四、江苏第五、山东第六、天津第七、湖南第八、浙江第九、河南第十。
广东省粮食亩产为769斤,在全国排第15名;安徽省粮食亩产为755斤,第17名;粮食亩产在全国31省份中垫底的是青海,平均每亩仅出产508斤。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