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后,楼市又开始重蹈覆辙?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2022-02-18 15:53:19

12月6日,央行宣布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0.5%,虽然市场对降准有一定的预期,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不过不要一听到降准,就说要大放水了,一听到释放1.2万亿,就觉得能起到大作用。12月份MLF到期量高达9500亿元,拿1.2万亿减去9500亿,财政发债和支出相抵还剩2500亿,这就是余量。除了对冲这部分到期MLF外,还是想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毕竟银行钱放着也要成本。其实自2011年以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就从高点的21.5%下降到现在的12%,约每年下降1%,也就是说即便不大张旗鼓的宣布,降准也是近10年来的大趋势。

降准后会不会有降息,那就要看两个星期后的LPR了。虽说降息的效果立竿见影,但对经济的不确定风险影响更大,毕竟疫情最严重时也就用了0.15%。当然随着未来经济下行,预期收益下降会导致LPR下降,但主导的是市场,而非政策干预。

降准的目的

对于此次降准的目的,官方是这样回答的:

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高层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也降到保5%争6%,但2021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只有4.9%,低于预期,这也意味着本次降准具有较强的“稳增长”以及“保就业”的含义。

9月、10月官方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而11月财新制造业PMI再次滑至荣枯线之下。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订单量减少,今年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央行出台了“小微定向降准、小微再贷款、票据再贴现”等定向对中小企业的宽松工具。但一年过去了,打开社融一看,10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为10%,与9月持平,是除18年去杠杆背景下企业融资规模的新低。

事实上,高杠杆下缺钱的很多是负债高的,银行有钱也不敢借给你,怕收不回来,敢给的人家企业又不需要。所现在只能全面宽松,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虽说是全面宽松,但上面肯定是希望把这水全流向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上,毕竟让他们吃饱喝足了才能干活,提供就业岗位,拉动消费需求。

降准的影响

降准对股市有什么影响?虽说降准后市场上的钱多了,对股市来说有一定利好,但按以往降准后的上证指数来看,有涨有跌,并没有特别的规律。至于降准后影响更大的债市,以十年国债收益率走势来看,影响也有限,毕竟本次提出的降准工具,不是为了释放流动性,而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

降准对楼市有什么影响?这出来的水是否又流向楼市,让地产行业又东山再起呢?个人认为效果同样也有限,毕竟在三道红线和信贷收紧下,房地产的水费依然是最贵的,LPR利率加点也并没有放松。在政策调控下,以后房地产就是微利的制造行业,民生工程。

降准对城投有什么影响?今年在地产调控下,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减少,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减少,也就影响到基建的投资能力。底层逻辑在于房地产、金融、土地财政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包括地方政府的平台、地方隐形债务三角循环。而这次降准对于城投来说,比7月份那次降准影响可能还会更正面一些,直接降低了城投平台的融资成本。加上现在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较高,在宽财政下地方政府投资力度会加大,且主要投向新基建和民生产业等。并且与前两年相比,今年四季度剩余的专项债规模较大,也能对城投基建项目给予支持。所以目前来看,城投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

大家都能感觉到,这轮对经济的跨周期调节,不管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好,对地方化解隐形债务的支持也好,金融系统都是顶在前线的。

在维稳的大环境下,城投虽然个体层面还是有暴雷,但从整个行业来说,并没有什么政策性风险。就算不幸踩雷了,按目前的各种案例来看,只要平台正规,当地认账,早晚都会还的。做投资嘛肯定有风险,相反,要是一点风险都没有,收益肯定也大打折扣了,那还不如直接存银行。

欢迎大家关注: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0 阅读:2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用简单的话,聊聊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