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府里过大年之正月初二,祭财神拜姑姑:财神佑富,姑侄情浓

硕果廉博说事 2025-01-31 06:38:31

在莱州府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二有祭财神和拜姑姑的习俗。人们通过在正月初二举行祭财神仪式,向财神祈求财运亨通、生意兴旺、家庭富足,表达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希望新的一年能获得财神庇佑,财源广进。

同是正月初二娘家侄子拜姑姑,是对亲情的重视和维系,体现了家族观念和血缘亲情,让亲情在节日中得到加深和巩固,也为家族的团结和延续增添了温暖与活力,同时也是传统孝道和长幼有序观念的一种体现。

一,在莱州府,正月初二在传统习俗里也是祭财神的重要日子。财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神祇,宛如财富的耀眼象征与忠诚守护神,深深扎根于民众的信仰深处。每至正月初二,人们怀着满心的热忱与期盼,郑重地向财神祈愿,渴望在崭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好运连连,收获富足美满的生活。

正月初二祭财神有诸多讲究,具体如下:

祭祀准备

- 供品:普通人家一般准备鱼和羊肉等供品。而大商号或较为讲究的人家会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此外,还会准备五色水果、三杯茶、白色花生和糖果等点心。

- 财神像:通常会请赵公明等财神的画像或神像,其形象一般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伴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等图案。

- 案桌:提前设好案桌,将财神像摆放在吉利位置,通常以南方为佳。

祭祀仪式

- 时间:民间认为最佳接财神的时段是子时、寅时、卯时,即上午的0-1点、3-7点。

- 程序:摆好供品后,人们会燃香、烧纸,向财神祈祷,表达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新一年财运亨通的期盼。部分地区还会在祭祀完毕后燃放鞭炮,欢迎财神爷到来并祛除霉运。有些地方的人们还会到当地的财神庙抢烧“头炷香”,并向该庙财神借元宝(金银纸锭),即借财气,求财神保佑发财。

饮食习俗

- 馄饨: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因馄饨形状像元宝,人们认为吃了能招财进宝。

- 其他食物:部分地区还会吃生菜,谐音“生财”;吃猪脚,寓意“刨财”;吃发糕,寓意“财旺福到”“步步高升”。

相关禁忌

- 忌讨钱:无论别人欠多少钱,这一天都不能去讨钱,否则被认为是断人财路,非常不吉利。

- 忌动刀剪:像剪刀等带刃的东西比较锋利,容易划破手指,会带来口舌是非,也不符合新年平安的愿望诉求。

- 忌睡午觉:人们认为在这一天睡午觉,整一年里都会懒懒散散,精神不佳。

二,莱州府正月初二拜姑姑有以下习俗:

礼品准备

- 传统礼品:用柳条或腊条编成篓子,底部铺花包袱,放上花饽饽、大枣饽饽、桃酥、饼干、酒等,上面用鸡皮手巾盖上。

- 现代礼品:多以成箱的牛奶、饮料、酒类、保健品等替代。

着装讲究

- 整体整洁:要穿干净整洁的衣服,不穿全是黑白颜色等不喜庆的衣服。

前往姑姑家

- 结伴同行:家族中的侄子、侄女们会结伴前往姑姑家,家族大的人员众多,会一同前往。

- 提前联系:现在一般会提前和姑姑沟通好时间,告知姑姑自己要去拜年。

拜年仪式

- 行礼拜年:见到姑姑、姑父后,晚辈恭敬地行拜年礼,说吉祥话,过去多行跪拜礼,现在多是鞠躬或握手。

- 长辈受礼:姑姑、姑父笑容满面迎接,接受拜年,给晚辈分发糖果、瓜子等零食。

家庭交流

- 关心询问:姑姑会询问侄子、侄女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关心他们的近况。

- 讲述见闻:侄子、侄女们分享自己的趣事和见闻,还会把家里的情况告知姑姑,让姑姑了解娘家动态。

享用家宴

- 菜肴丰富:姑姑准备丰盛的家宴,有鱼(年年有余)、鸡(大吉大利)等寓意吉祥的菜肴。

- 传统吃法:过去胶东风俗做客要吃两顿饭,从上午十点多开始吃,吃完午饭打牌,到四五点再吃一顿。

红包往来

- 发放红包:若有年幼的侄子、侄女,姑姑和姑父会给他们发压岁钱,祝福孩子们健康快乐、学业进步。

- 回赠祝福:晚辈向姑姑、姑父表示感谢,并祝福他们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情感交流与传承

- 讲述家族故事:在拜姑姑的过程中,长辈们会给晚辈讲述家族的故事、传统和规矩,让年轻一代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使家族的传统和精神得以传承。

- 请教经验道理:晚辈们也会向姑姑请教一些生活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信任。

特殊意义

- 娘家关怀:在过去女子地位较低,这是娘家对女儿在婆家生活状况的关心,有“撑腰”意味。

- 信息反馈:侄子、侄女会把姑姑在婆家的情况反馈给娘家,娘家根据情况决定对女婿的态度。

0 阅读:3
硕果廉博说事

硕果廉博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