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的开始秦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浑水摸鱼的咸鱼 2019-02-06 21:41:41

在中国历史上,迁都往往成为朝代变更的开始和标志。比如西汉和东汉、西晋和东晋,北宋和南宋,当然,还有两千多年以前的周朝,更是在朝代迁都上开创了先河(当然,商朝也搬迁过都城)。在周幽王死于权力斗争和内患外敌后,周平王要开启一个落魄的时代了。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68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于是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 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从山河破碎的镐京来到繁华似锦的洛邑,周平王为自己的迁都决定而暗自窃喜。不过,中原腹地的洛邑,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易攻难守的平原。相对于盘踞在山川地区的镐京,洛邑无疑让周王室暴露在各个诸侯国的眼皮底下。一旦诸侯国对王室有所觊觎的话,那么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将会充分暴露。但是,对于刚刚经历犬戎战火的周平王,早已丢失了周武王时期的锐气,甘愿躲在洛邑这个温柔乡里沉睡。

在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石父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王朝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周携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结束周王朝长达1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

周平王东迁时,因秦国国君秦襄公在犬戎攻打周朝时,作战得力,立有大功,而且还派兵护送他迁都,于是提升秦襄公为诸侯,赐封给他西戎攻占的岐山以西土地(今陕西省凤翔县一带),说:“西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如果秦国攻占这些土地,那这些土地就归秦国所有。”并与秦襄公盟誓。 不久,秦国攻占岐山以西地区,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

当然,东迁的周平王,将岐山和关中地区赐封给秦人,无疑让后者成为这次迁都的最大赢家。

根据史料记载,秦国国君不是普通人,而是帝颛顼的后人,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一脉。至于周朝的先辈,同样来自于黄帝的后代帝喾。不管是血脉还是发迹地区,秦和周都近乎一致。

  早在西周的周孝王统治阶段,秦人先祖非子由于比较会养育战马,所以被周孝王赐封在秦地。当然,那个时候的秦国只是个附庸,还没有达到诸侯的等级。等到秦襄公在位时,因为紧紧抓住了烽火戏诸侯这个机遇,在周平王和周携王之间,将赌注尽数压在了周平王身上。而由于周平王的不负众望,秦襄公也是赚的锅满盆满。

具体来说,秦国的得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的,也即爵位从上子爵提高到伯爵,从而超过了楚国等国君的爵位。自此之后,秦国作为不受中原待见的附庸之国,因为爵位的提升,至少也是有头有脸的国家了。二是实的,周平王心想,自己拥有的肥沃土地自然不会赏赐给秦国,但毕竟秦国为自己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赏赐也寒了手下的心。于是,周平王对秦襄公说道:

秦襄公

  “今岐丰之地,半被犬戎侵据,卿若能驱逐犬戎,此地尽以赐卿,少酬扈从之劳。永作西藩,岂不美哉?”

对于周平王的内心,是打着这样的小算盘:反正这块土地被犬戎占领了,不如就当空头支票送给你们秦国吧。如果你打不跑犬戎,那可不能说我周平王小气了。如果能够驱逐犬戎的话,我们以后还可以就这块土地的划分好好商量。反正就是我周平王是稳赚不赔的。

但是,没曾想到的是,这个秦国实在太骁勇善战了,不仅把犬戎杀得七零八落,甚至连犬戎自家的地盘都被秦国给占领了。另一边,迁都后的周平王竟然被郑庄公欺负的没脾气,哪还敢跟秦国讨要土地。于是,自己祖先发迹的岐山关西地区,就这样成为秦国的统治区域。一定程度上,占领关中的秦国,无疑形成了俯瞰天下的帝国气魄,也为秦始皇的伟业留下了宝贵财富。

由于大片故土丧失,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6 阅读:1178
浑水摸鱼的咸鱼

浑水摸鱼的咸鱼

自娱自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