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留下这四招力保皇孙,朱允炆毫不争气,王位被夺结局惨淡!

谈谈旧历史 2024-09-10 12:14:53

前言

“这四招是我能给你留下的最后四样法宝,按照我说的意思去做,保证你这个皇位坐的稳当。”说这话的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而伏在朱元璋膝下的正是他的孙儿朱允炆。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油尽灯枯,他明白此时的自己是强弩之末,自己的儿子死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如若朱允炆按照自己所说来掌管朝政,那他在九泉之下也能得以安宁了。

然而他的好孙儿在他死后并没有听他的,反而与朱元璋的遗嘱背道而驰,最后下场惨淡。这四样法宝到底是什么?为何朱允炆没有用?

爱子去世,江山难守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这句话可谓是牢牢的印记在了每个掌权者的心中,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对于出生贫寒,曾经每天忍饥挨饿,做过小偷小摸、当过和尚、加入过起义军打仗的他来说,太知道自己这个皇位多么来之不易,也太明白现在的大明王朝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这位皇帝更需要有的能力是制衡。

而他的爱子朱标就是第一人选,自朱标出生后,朱元璋就将他往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方向培养,而朱标也不负父亲所望。可老天好像并不眷顾朱元璋的苦心,在他的爱妻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本就悲痛万分,可随之一个噩耗传来,自己的儿子朱标自回到东宫后便一病不起,年迈的朱元璋心中一半是失去爱妻之痛,一半是为爱子的病情所担忧之情,而他的儿子苦苦支撑不住病魔的摧残,也在同年逝世。

一时间,失去爱妻爱子,在马皇后和朱标去世后朱元璋身为皇帝失去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一个贤能的国母和一个优秀的明朝继承人。可活着的人不能一蹶不振,还需要向前走。无奈朱元璋只能重新打算找一个继承人,在数位后辈中他看上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可这让朝中大臣和他的儿子们却极为不满,原因无他,自秦朝开始皇位的更迭制度就是禅让制,通俗的理解来说就是“爷爷走了皇位给爸爸,爸爸没了皇位给儿子,儿子没了皇位才轮得到孙子。”这皇位却越过了朱标的兄弟们直接到了下一辈,当然会因此不满。

再者说大臣不满的原因,美其名曰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为了江山却是不假,不得不承认相比之下朱元璋这些已经封王的儿子们全都参与过朝政要事或是前线战争,而事实却不像言说的这么言之凿凿其中原因还有就是,多数的大臣并没有“押宝”在朱允炆身上,如若让他当皇帝,自然是没有自己拥护的做皇帝得到的好处要多。

操碎了心的朱元璋

朱元璋也深深明白其中的万般道理,可身为帝王的他更加明白谁才是帝王之位的首选,如若选择儿子们当政,以他们的性格必然会各自不服气,明里暗里互相较劲,到时候皇室血脉面临的就是一场腥风血雨。朱元璋只能为了自己的孙儿做局。

首先对于这些大臣,朱元璋收拾的可谓是十分得心应手,我们都知道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有一个专门为他服务的强有力的暗卫,就是锦衣卫,针对那些虽然十分有能力但是不拥护朱允炆禅位的忠贞有能力的臣子,他也得忍痛杀掉,毕竟如若臣子的能力胜于皇帝,臣子若有心再联合其他大臣,那么重选一个傀儡皇帝转而幕后掌权或者推翻一个朝代也是极有可能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

在锦衣卫的协助下,很快完成了朱元璋首个为孙儿铺路的计划,朝中的忠贞贤能之臣所剩无几,这些臣子也能为朱允炆所用,而接下来麻烦的就是自己这些儿子们,这些皇子们在之前就被他调离,给他们划分了各自的封地各自为王,即使在各自的地盘为王也是会有制衡他们的文官或是武将,更像是我们现在的省委书记。

作为朱允炆的皇叔,他们不但有着丰富的朝政经验,还有着远比朱允炆沉稳的心思,这些儿子对于朱允炆来说其实是最大的威胁。

“虎毒不食子”对于自己的亲儿子们朱元璋还是不忍下手的,自己的众多儿子们也都十分优秀,况且也不是所有的儿子都有野心。其实这些皇叔们对于朱允炆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好了,他们则是朱允炆未来掌权后能够协助他的长辈,可如若用不好,那必然是能够将朱允炆一击致命的利刃。

在自己下决定之前,朱元璋则想看看孙儿对于皇叔们的态度,便秘密召来孙儿询问,朱允炆思考过后便询问:“皇叔叔们会不同意我做皇帝吗?他们造反怎么办?”听此言语的朱元璋先是为朱允炆的坦率愣了一下,随后大笑问道:“你想将他们怎么样。”让朱元璋震惊的回答则是孙儿的一句“不能杀掉他们。”这让他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留给继承者的四张底牌

而随后朱元璋则开始给自己的孙儿解释,确实不能杀掉他们,他们都是你的亲叔叔,而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有帝王应该有的杀伐决断之势。祖孙二人则开始针对朱允炆这些皇叔们展开讨论,朱元璋则告诉孙儿自己留给他的妙计,也是他做皇帝的四张底牌。

其中朝堂之路他已经给朱允炆铺好,剩下这些个叔叔,如若发现有不轨之行迹,首先要做到“感化”他们,也就是“以德服人,以礼效之”。利用好自己晚辈的身份来劝告叔叔们,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冲动的野心破坏现在拥有的安宁盛世,也不要因此让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担上“反国贼”的骂名。

那如若第一招行不通,他们不顾骨肉情亲呢?那我们就可以用第二招“警告”。将水搅浑,随后将设计谋反野心较大藩王的左膀右臂进行清理,用来“杀鸡给猴看”对所有的藩王施与警告。

若依旧冥顽不灵甚至起了仇恨之心,则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叔叔们所拥有的势力来经常判断,是否要逐渐架空他们的权利,要用武力对藩王的军队实施镇压。

而在这三招之后的最后一招,便是万不得已出现的杀招。朱元璋临终前万般叮嘱朱允炆这四招数,他合眼之前和他亲手缔造的王朝告别,带着还未完成明朝盛况的伟业遗憾离世。

自作聪明行事鲁莽

其实在朱元璋的安排下登上皇位的朱允炆完全可以“躺平”,此时的朝堂没有权臣和奸佞,朱元璋还把锦衣卫留给了他来探取情报,剩下那些他的皇叔,也就是各地的藩王,朱元璋再走之前也已经安抚过了。此时的明朝军队也是十分强盛,军队的主力也是完全效忠于皇室,边疆也一片大好。

然而做了皇帝没多久的朱允炆却十分担心这些皇叔起兵造反,他总在夜晚时常常梦魇到藩王带着军队铁骑踏入皇宫,将自己抵在剑上凌辱。梦魇后的白天则会反看古籍,看那些曾经被兄弟亲族谋反杀害的皇帝如何凄惨。

长久以往下去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朱允炆“迟早得崩”啊,大家有没有觉得此时此刻的朱允炆像极了患上“被害妄想症”,还真是没错,久而久之的朱允炆果然崩溃,根本没心思去按照朱元璋交给他的那样去跟皇叔们斗智斗勇了。

朱允炆下令“消藩”,但还未有动作就把这些藩王搞的很是慌张,毕竟想想,这侄子还没坐稳皇位就想着把你干掉了,这要是等坐稳了,可该怎么对你啊!起初还想着这种祸事不会降到自己头上,毕竟自己啥也没干啊!

可在大侄子已经动手了,在削藩的路上不再回头,纷纷治罪,该流放的流放,该贬为庶人的也贬,被软禁的也不在少数,直到一位藩王在形势逼迫下选择自杀,这可把他们逼急了。纷纷选择联合起来保命,其中最有大智慧的就是朱棣。朱棣在当时可是装傻充愣才在侄子的手指缝里逃过了一劫,而如今他也看清了侄子的意图,势必要将他们全都屠杀殆尽才可罢休,换成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场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随后朱棣便联合起来其他的藩王秘密招兵买马,积攒实力准备背水一战,而时机也悄然来临,这场战争就是明朝有名的靖难之役,反观朱允炆真是被打的措手不及,万万没想到叔叔们能强强联手,也疏忽了朱棣的秘密行动。

战争展开后,由于朱允炆并没有大量的花心思去梳理政务,也更没有强大军队和朝堂,光凭借着朱元璋留给他的那些军队和人才,仅仅维持了四年自己的帝位就败下阵来,被朱棣攻下都城。而在朱棣还在思考怎么处置自己这个侄子的时候,朱允炆却如鬼魅一般消失在了皇宫里,再也没有找到他。

结语

朱允炆这一生原本可以顺遂无忧的按照朱元璋给他的“剧本”走,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做皇帝,然而一念便将自己拉入万丈深渊!

0 阅读:18

谈谈旧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