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残疾后曾重度自闭,重生后登上春晚!她死后女儿并不难过

点点读历史 2024-11-04 02:18:37

从苦女到名伶:一路向艺颂

1927年,一个寒冷的冬日,新凤霞出生在天津一个贫苦之家。从砸核桃、装火柴的苦力少女,到名震大江南北的评剧名伶,她用二十余年的寒来暑往谱写了一段传奇。然而,1975年的一场脑溢血,让这位48岁的艺术家陷入了半身瘫痪的困境。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一度自闭、暴躁,拒绝与外界接触。但在丈夫吴祖光的悉心陪伴下,她重拾信心,不仅通过绘画、写作找回生活的希望,更在1983年登上春晚舞台,以轮椅之姿演绎了她最经典的《刘巧儿》。1998年,新凤霞在常州离世,而她的女儿却说:"母亲的一生就像童话一样"——这个看似矛盾的评价,究竟折射出怎样的人生况味?

新凤霞出生的那一年,天津城内依旧人声鼎沸。她的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祖父在苏州当过县官,但一场变故让整个家族陷入困境。

命运的转折始于祖母带着一双儿女逃难至天津,所幸遇到好心人收留,这才有了后来的新凤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父亲靠卖糖葫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勉强度日。

随着家中子女日渐增多,生活的重担落在了长女新凤霞的肩上。为了补贴家用,年幼的她不得不开始寻找各种零工糊口。

在那个年代,女性的谋生之路极其有限,个子瘦小的新凤霞无法像其他女子那样去当女招待,只能选择一些体力活计。砸核桃、装火柴、捡线头,这些活计虽然辛苦,却成了她最初的谋生手段。

生活的转机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给富户人家的太太捶腰时,新凤霞第一次听到了戏曲的声音。那悠扬的唱腔深深打动了她的心,从此在干活时总会想起这些曲调。

机缘巧合之下,新凤霞发现自己的二伯父和堂姐都在戏班子里。这个发现让她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决定投身戏曲艺术。

学艺的道路并不平坦,新凤霞需要先完成二伯母交代的家务,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从六岁开始,她就开始了艰苦的京剧学习生涯。

寒冬腊月里,新凤霞依然坚持练功;炎炎夏日中,她照样不停歇。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十三岁的她终于得以拜入王仙舫、张福堂等名师门下学习评剧。

跟随戏班四处演出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新凤霞从未退缩。从兰州到西安,她在各地的舞台上磨练技艺,积累经验。

十五岁那年,新凤霞终于站上了主演的位置。这一步的成功让她看到了更广阔的未来,也为她后来创作《刘巧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新凤霞在舞台上的表现愈发出色。1952年,她凭借《刘巧儿》一剧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这部作品在全国公演并被搬上银幕后,掀起了一股学唱《刘巧儿》的热潮。新凤霞的名字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她的艺术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跌入谷底:一代名伶困厄时

1975年的那个早晨,新凤霞如往常一样准备去剧院排练。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将这位正值事业巅峰的评剧名伶击倒在地。

检查结果很快送到医院,这次发病导致了新凤霞左半身瘫痪。这个消息对于一个以表演为生命的艺术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从医院回到家中的新凤霞变得判若两人。她无法接受自己再也无法在舞台上自由翩跹的现实,开始拒绝任何与戏曲相关的事物。

每当看到墙上挂着的剧照,她就会让人将其取下。那些曾经珍藏的戏服道具,也被她命人清理一空。

家里的电视机成了禁忌之物。只要电视里播放起戏曲节目,新凤霞就会立刻要求关掉,有时甚至会将遥控器摔在地上。

往日里经常来访的戏曲界朋友,也被她婉拒在门外。这些故交的到访不仅没能给她带来慰藉,反而成了刺激她情绪的导火索。

她开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外界有任何接触。整日里沉默不语,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曾是那个让观众如痴如醉的台柱子。

这位昔日的评剧名伶陷入了深深的自闭。从清晨到深夜,她只是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发呆。

曾经声名显赫的她,连基本的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的脾气变得暴躁易怒。

有时仆人稍有不慎碰到她的轮椅,就会引发一场歇斯底里的发作。这样的情绪波动让所有人都不知如何是好。

家中的佣人们开始轮流照顾她,但很快就被她的情绪波动吓退。许多人都无法承受她突如其来的怒火。

这段时期的新凤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拒绝任何形式的治疗,也不愿意接受康复训练。

医生的建议被置若罔闻,家人的劝说也变得徒劳无功。她的生活陷入了一个看不到希望的死循环。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曾经熟悉的戏词和曲调,此时都成了无法触碰的禁忌。

这种困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她的生活被困在了一个由痛苦、愤怒和绝望编织的牢笼里。

重塑生命:爱与艺术的重生

在这段至暗时期,吴祖光成了新凤霞生命中的一道光。他默默清理了家中所有可能刺激妻子情绪的物品,将那些珍贵的剧照和奖状都小心收藏起来。

吴祖光知道,要帮助妻子走出阴霾,必须为她寻找新的寄托。他开始在家里腾出一间房间,将其改造成书画室。

改造后的房间光线充足,摆放着画具、宣纸和各式颜料。吴祖光特意挑选了一幅齐白石的花鸟图,作为新凤霞习画的第一个临摹对象。

在丈夫的鼓励下,新凤霞开始尝试执笔作画。从最基础的线条开始,一笔一画,慢慢找回了专注的能力。

随着绘画技艺的提升,新凤霞的情绪也逐渐平稳下来。书画室成了她每天必去的地方,临摹和创作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

看到妻子的改变,吴祖光又向她提出了写作的建议。面对文字创作,新凤霞坦言自己识字有限。

但这并不能阻挡吴祖光的决心,他开始每天抽出时间教妻子认字写作。从最简单的日记开始,一点一滴积累写作经验。

每当新凤霞遇到不认识的字,吴祖光就耐心讲解,直到她完全掌握。遇到写作中的错误,他也总是以鼓励的方式指出,帮助她改进。

渐渐地,新凤霞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她开始独立完成一篇又一篇文章,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

一年后,新凤霞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作品。这次成功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激发了她继续创作的热情。

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新凤霞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生涯。她不再排斥与戏曲相关的话题,反而开始将自己的舞台经验整理成文字。

这个转变让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尽管无法亲自登台演出,但她可以通过教学将自己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新凤霞开始接受学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她的教学方式严谨而细致,为评剧艺术培养了一批优秀传人。

在这个过程中,她完成了《新凤霞回忆文丛》的创作。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她的艺术人生,更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1983年,令所有人惊讶的是,新凤霞再次出现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这次她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演绎的依然是那个让她成名的《刘巧儿》。

从此,新凤霞的生活焕发出新的光彩。她不再是那个被病痛困扰的病人,而是重新站起来的艺术家。

别样人生:圆满谢幕落帷时

春晚的演出为新凤霞带来了新的人生篇章。她的《新凤霞回忆文丛》陆续出版,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这部四卷本的作品记录了她从贫苦少女到评剧名伶的传奇历程。其中的两篇短文《傻二哥》和《万年牢》因其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在这段时期,新凤霞开始接受媒体采访,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她将自己的人生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激励着无数面临困境的人。

评剧艺术的教学工作仍在继续。她的学生们经常来家中求教,客厅里常常回荡着悠扬的评剧唱腔。

吴祖光依然是她最忠实的支持者。每当新凤霞创作或教学感到疲惫时,他总会适时出现,为她泡上一杯热茶。

生活渐渐步入平静,但新凤霞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她继续创作,不断有新的文章见诸报端。

这对恩爱夫妻的故事也成为了文艺界的一段佳话。人们常说,是吴祖光的爱让新凤霞重获新生。

1998年4月12日,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临终前,她躺在最爱的人怀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让众人意外的是,她的女儿在母亲离世后表现得异常平静。面对外界的疑惑,女儿道出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话。

"母亲的一生就像童话一样",这句话包含着女儿对母亲人生的独特理解。在她看来,母亲一生都被爱环绕,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化险为夷。

五年后,吴祖光也离开了人世。这对为中国戏曲和文学界留下宝贵财富的伉俪,终于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新凤霞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起大落。从贫困的童年到艺术的巅峰,从突遭横祸到涅槃重生。

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完美,而在于如何面对困境。即使身处逆境,依然能够创造出别样的人生精彩。

这位评剧艺术家的传奇故事,在中国戏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作品、她的精神、她的爱情,都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世人常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能达到多高的成就,而在于他能在跌倒后爬多高。新凤霞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个道理。

她留下的不仅是艺术的精华,更是一个关于永不言弃、关于坚强、关于爱的动人故事。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0 阅读:4

点点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