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张学良是怎么把黑瞎子岛丢给苏联的?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1-16 14:22:3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1929年,东北——张学良决心“改旗易帜”后再立新功,瞄准了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计划用武力收回主权。他雄心勃勃地指挥东北军向苏军开战,想给南京政府挣点面子!

可惜,东北军的武器装备还停留在老一辈的水平上,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东北军很快溃不成军。

结果呢?不仅丢了中东路,连黑瞎子岛也成了苏联的囊中之物。这场冲突留下的“烂摊子”,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解决。

“一不小心”惹了熊

1929年,东北的冬天冷得出奇,连空气中都飘着肃杀的气息。这一年,张学良刚刚“改旗易帜”,正式归顺国民政府,成为蒋介石的“东北王”。

年轻气盛的张学良急于证明自己,打算再立个“收复失地”的大功劳。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苏联人控制的中东铁路,想趁着国内外局势动荡,把这条铁路收回来。

张学良的算盘打得响:东北军几十万,尽管装备差了点,但士气不缺,再加上背后有南京政府的支持,他觉得拿下中东铁路不是什么难事。

他这边斗志昂扬,命令手下的将领们在哈尔滨等地封锁了苏联的领事馆,驱逐苏联的铁路职员,摆出一副“要不你退让,要不咱开战”的架势。

可张学良没料到,他的对手苏联可不是普通的邻居。苏联政府一听说中国东北动了真格,立即增兵边境,并且强硬表态:中东铁路的事,谈不拢就直接上武力。

面对苏联的强硬,张学良还是没当回事儿,甚至有点兴奋,觉得这下可以大干一场,让南京政府和全国人民看看东北军的本事。

很快,局势迅速升级,东北军和苏军在中东铁路沿线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张学良在沈阳指挥战斗,初期还雄心勃勃,以为能顺利收回。

东北军一开始的确有些优势,强行接管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将苏联的人员驱逐出境,场面一度很威风。然而,苏联人并不打算轻易善罢甘休,他们的部队开始反扑,装甲车、飞机、大炮齐上阵,气势汹汹。

东北军很快就感受到了苏联人的“礼貌”——空袭、炮轰、坦克碾压,一个接一个。尽管张学良手下的官兵们个个英勇无畏,但奈何装备落后,没几天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几轮交战下来,东北军伤亡惨重,而苏联的装甲力量还在步步紧逼。这时候,张学良不得不意识到,苏联这头“北极熊”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打得过才算数?

随着战事的升级,苏军的优势开始显现。他们不仅兵力充足,火力更是强大,苏军的飞机轮番轰炸,坦克成群推进,火炮密集轰击,让东北军处于绝对劣势。

东北军的将士们尽管在勇气上不输人,但在装备上差距过大,打得异常艰难。

战场上,东北军的士兵们大多穿着旧棉袄,手里拿的还是老式步枪,对阵苏军的现代化装备,无异于拿弹弓对大炮。战斗进行到后期,苏军把战线拉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地方,也就是黑瞎子岛附近。

这片地带是东北的边境要地,地形复杂、战略地位极高。东北军的将士们在这里顽强抵抗,希望能够守住这块领土。

但是,苏军的火力实在太猛,黑瞎子岛一带的防线被接连突破。东北军投入了大批兵力,但面对苏军的猛烈进攻还是节节败退。

最终,苏军强行占领了黑瞎子岛,并将战火烧到岛上的村落,迫使中国百姓迁离家园。这场战争持续了几个月,东北军虽奋力抵抗,但根本挡不住苏军的“钢铁洪流”。

眼看战局对东北越来越不利,南京政府这时候却没什么动静,蒋介石也没发一兵一卒支援东北。张学良一方面面临苏军的压迫,另一方面也感到孤立无援,战士们打得十分辛苦,可背后的支援不给力。

到后来,苏军直接在黑瞎子岛驻军,架起了重型火炮,整个东北军都无法靠近。

就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下,张学良不得不与苏联谈判,停战议和。1929年12月,双方在伯力签订了停战协议,中国方面不得不承认中东铁路的原状,允许苏联恢复在该铁路的管理权。

这还没完,苏联还得寸进尺,把黑瞎子岛也占了下来,直接把军队驻扎在岛上。于是,这块中国领土被苏联正式纳入势力范围,成了后来的“中俄边界难题”之一。

长达数十年的边界纠纷

黑瞎子岛丢了以后,中国人在几十年间一直没能再踏上这片土地。这块三角洲位置非常关键,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是控制东北通往外界水道的要冲。

张学良当初想用中东路事件换来一点儿“民族利益”,结果却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能收回铁路,还让黑瞎子岛一去不返。

接下来,中苏关系几经波折,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始终成了两国之间的一个死结。1950年代,中苏关系尚好,中国百姓还能去黑瞎子岛捕鱼放牧,但随着两国关系恶化,黑瞎子岛被苏联完全封锁,中国人被禁止靠近。

尤其是在中苏交恶后,苏联在岛上驻扎重兵,沿江设立铁丝网,加强边防管控。黑瞎子岛彻底成了中国人眼中“望不可及”的一块“飞地”。

时间一晃过去几十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才逐渐解冻,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又被提上了谈判桌。然而,苏联并没有轻易放弃这块地,双方的谈判一拖再拖,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接手苏联的遗产,黑瞎子岛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直到2004年,在中俄边界划定的谈判中,黑瞎子岛的归属才逐渐明朗。根据《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黑瞎子岛被一分为二,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归中国所有,东侧则继续属于俄罗斯。尽管如此,这块岛屿的完全收回还是不可能的,历史遗留的伤疤仍然存在。

2008年,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了边界交接仪式,象征着这一段纠纷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张学良当年为了抢回中东铁路而失去黑瞎子岛的“得不偿失”,成了两国人民难以抹去的记忆。从此,黑瞎子岛被一分为二,成了中俄之间历史纠葛的象征。

今天站在黑瞎子岛的一半领土上,看到远处的俄罗斯哨所,不禁让人感慨:一场意气风发的军事行动,最终却带来了几十年的边界纠纷。

或许历史就是这样,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拿现实去验证理想。张学良的决策无疑是失误的,但在他看来,当时也是在“捍卫主权”,只是没料到带来的后果如此漫长。

参考资料

黑瞎子岛_百科

中东铁路事件.百科

0 阅读:0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