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是阳气郁滞,身体不通畅,情绪就控制不了

赵一红说知识 2025-03-16 15:56:44

焦虑症困扰的患者,他们常说:“我告诉自己别焦虑了,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住心慌、烦躁、生气”

这让我想起《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现代人久坐不动、思虑过度,阳气被压抑在体内,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无法温暖全身,最终导致 “阳气郁滞,身体不通畅”,情绪自然失控。

三焦是人体气机运行的通道,就像城市的交通网络。

当阳气不足或郁滞,三焦就会拥堵,气、血、津液无法正常输布。肝气郁结化火,脾虚生湿,湿热交织,上扰心神,就会出现焦虑、失眠;

中焦阻滞则脘腹胀满、反酸嗳气;

下焦不畅则尿频尿急、下肢水肿。这就好比交通堵塞导致城市混乱,身体的各个系统也会因 “不通” 而报警。

临床医案:

我接诊过一位 38 岁的女患者,她主诉:“总觉得胸口压着块石头,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心慌手抖,连喝口水都觉得堵得慌。”

发病前她一直生闷气,情绪闷在心里,气机也郁滞,时间异常爆发焦虑症。

刻诊时,我发现她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典型的 “湿热郁滞三焦” 之象。于是,我用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减:柴胡、黄芩 、半夏 、杏仁 白蔻仁、薏苡仁 、厚朴 (一人一方,中医辨证下才能用!)

15剂后,她反馈:“胸口轻松了,能睡 5 个小时。中间会醒一次” 二诊时,加大健脾固本,又服 15剂,她的舌苔变薄,情绪也稳定下来。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焦虑症, “通” 是治疗的关键。就像疏通河道要兼顾上下游,治疗焦虑症既要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又要健脾和胃、顾护阳气。

如果人的身体是一台生锈的机器,中医要做的不是给你吃‘止痛药’,而是给你‘润滑油’,让气血津液重新流动起来。”

在临床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坚持运动、作息饮食健康的人康复得更快。

这印证了《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教诲:“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阳气就像我们体内的 “小太阳”,需要通过适度的运动来激发,通过均衡的饮食来滋养。当身体真正 “通” 了,情绪自然就稳了。

作为中医,我始终相信:焦虑症不是简单的 “心病”,而是身体失衡的信号。当我们用中药调和阴阳、用生活方式培补阳气,那些反复发作的焦虑、恐惧就不可怕。

0 阅读:41
赵一红说知识

赵一红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