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今天依旧挺忙。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六点钟才把所有学生们送出校园。即便不考虑路上的通勤时间和回家之后,随时可能响起的胆战心惊的来自于学生家长和学校“杈杆儿”们的电话铃声和消息提示音,那么,我的工作时间也达到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吧?
夸张吗?真的不夸张!就算是中午,我作为教师,也要在所谓课后服务费菲薄的情况下,像一匹牛马一样看管着学生,不敢有片刻时间合眼!
知道尼采吗?尼采说过:谁不把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二留给自己,谁就是奴隶!

毫无疑问,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奴隶。
二十七年以前,我曾经快乐地做过二十年奴隶。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精力充沛,任何工作压力和辱虐式管理都不是什么问题,我可以做一个不求大富大贵的平平凡凡教书人,度过余生。
但我没有料到,二十七年以来,我们的教育生态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朴直善良、品行端方的教师们已经走进了四面楚歌之境,茫然四顾,魅影重重的教育生态里剑影重重!
不是吗?你看看而今的学生家长群体,对比一下过去的学生家长群体;你看看而今的学生群体,对比一下过去的学生群体;你看看而今的教育管理者,对比一下过去的教育管理者;你看看而今的教师队伍,再对比一下过去的教师队伍吧!
进步了吗?我只认为在拉长的几千年时间长河里,我们可能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物质生活进步,但我始终不认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呈现一种正比例函数的直线式进步——说破大天儿来,能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进步,就谢天谢地了!

好吧,成年人的世界,心里兵荒马乱,嘴上一言不发;眼睛里看尽沧桑,何以言,何能言,与谁言?!
不过,有这么一个标题在,我还必须言一言,谈一谈我那温州的49岁的教师同行。她因为意外而早早赶往奈何桥,来不及领取自己菲薄工资之下许诺过的退休金。
原本,这件事早就已经发生,但官方媒体从来没有站出来说上一句话。等到自媒体上的教师同行们大放悲声到不可控制的时候,人们了解到的、后来被称为“谣言”的说法是:这名教师遭遇到了学生家长的恶意投诉,也因为学校“杈杆儿”经常恶狠狠地和这名教师进行谈话、训斥、辱虐,进而以“民心所向”的所谓末位淘汰机制将这名教师推进了情绪的万丈深渊,声称不但要扣掉这名教师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还要给予这名教师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严厉处罚(体制内的人才知道“年度考核不合格”意味着什么,宛若只有明朝人才知道锦衣卫意味着什么一样),并且还要末尾淘汰这名教师!

我记得以前读过一名网友的文字,他说,AI在回答“教师要不要辞职”的问题时,AI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人性化地劝诫教师不要辞职!
AI都如此人性化,但我们的“杈杆儿”比冰冷的机器更加冰冷,他们就有足够的权利让一个四五十岁的教师失去赖以为生的职业?!
最终,这名人到中年的教师承受不了如此打击,以一种“自挂东南枝”的方式,毅然决然地在学校里面走完了最后一程。
据说,这名教师的离去并没有被及时发现,而是一名到校帮助其他教师打扫教室的学生家长发现了这名教师的离去!
当然,我的朋友们,这些话现在都已经被原本万马齐喑的官方媒体证伪了!他们说,这是谣言,一派谣言!
他们的辟谣其实只有一句话:网传不实,这名教师是意外离世!

这个辟谣算什么?意外,究竟是什么样的意外?如果“自挂东南枝”属实,这个意外到底是个什么意外?
就连AI都知道,“自挂东南枝”这种行为可不是什么意外!
如果把意外锚定在“不是因为‘杈杆儿们’的辱虐式管理,也不是因为末位淘汰机制”,仅仅是教师一时兴起,那我只能说:反正有的人已经开不了口,而你们有两个口,你们想怎么说,那就可以怎么说,只要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就行!

就算这是谣谶吧!行,谣已辟,我呼吁相关方面尽全力按照互联网相关法律,迅速缉拿第一个传出这个谣言的人!反正,这是我们相关方面的强项——所有人都在网上裸奔,查起来并不困难!
如果仅仅以“意外”两个字写尽一个人的一生,此时此刻不去按照法律缉拿造谣者,我们只能认为这里面有点问题!
此外,就算谣已辟,我还是想问问:谶言呢?“人心所向”的教师末位淘汰机制会让教师们陷入崩溃,这个谶言到底会不会让我们的那些兄弟姐妹们走上忘川?尤其是每一个暑假,教师群体们会不会因此而深深陷入到内耗和抑郁之中,进而让教育生态里重现“人脉和情商”、“山头和圈子”为王以及做不到这些的教师们像下饺子一样“自挂东南枝”?
真不会吗?我想,你们应该没有注意到近些年来,每一年都有的教师个体“非正常消失”个案——举凡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没有哪一个行业的从业者会像最近几年的教师群体这样,他人没有直接干预的“非正常消失”个案比率畸高!

即便这是一个谣言,我还是想问问:这种扩散迅速、共鸣力强悍的谣言,是不是反映出了朴直善良、品行端方的一线教师们对当下教育生态的一种态度,是不是反映出了教师们对“末位淘汰机制”的一种态度,是不是反映出了教师们对“杈杆儿们”为所欲为的一种不满情绪?!
补白今天依旧很忙。昨晚,我本来承诺写一写在面对这件事时,那些堪称乌合之众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同为社会最底层的学生家长、只懂得底层互害的学生家长的看法,这里就给补上!
一名学生家长看到这名教师的黯然离去,不但没有一点点人性基本的恻隐之心,枉为人,而且还蛊惑学生家长们:“作业打卡、阅读打卡、各种打卡、手抄报、手工、护学岗、家委会、家长会等等,已经把我们家长们轰炸得晕头转向,微信群里充斥着永无止境的“收到、收到……”,个中辛酸,真是罄竹难书!”

熟悉我的朋友们自然知道,我从来也不是永远和教师同行站在一起,我也经常指斥我的教师同行。但是,在这名学生家长的愤怒中,我坚决和教师同行站在一起:痴傻莫过于此!他根本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这名学生家长提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别说学生家长厌烦,我自己都十分厌烦!可是,你要明白,这是“杈杆儿们”极力推行的教育工作法,他们用这个来考核教师、管理教师,教师们怎么可能不去要求学生家长?除非,教师们有“自挂东南枝”的勇气,那才敢不做这些工作!

除此而外,至于那个微信群,我这么跟你们说:我曾经在一个学期之内解散了微信群,绝不使用微信群!
按照这名学生家长的理解,他们应该感谢我为他们减了负吧?
可是,你们错了!一些学生家长竟然投诉我:不和学生家长沟通,连微信群都不建立!在这些学生家长的带领下,另一些墙头草们也加入其中,我不建立微信群的做法反而成了教育败笔!
你们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底层互害,从来都是这个世界的大难题!当然了,这种底层互害为“肉食者”喜闻乐见!
比如,借助于这种底层互害,深得民心的教师“末位淘汰机制”便可以顺利推行!
但是,学生家长们会受益吗?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或者说,约翰·多恩说过: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敲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