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肿瘤为什么有的直接手术,有的先化疗再手术?依据是什么?

刘老养护 2025-03-25 12:18:4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肿瘤学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代肿瘤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统计年报》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某个熟人去医院检查,医生一句话:“直接手术吧!”另一位朋友,同样是肿瘤,医生却摇摇头:“先化疗,等缩小了再动刀。”这时候,很多人懵了:“都长了瘤子,怎么待遇不一样?”

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手术和化疗的选择,不是凭感觉,而是基于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分期甚至患者的身体状况。

简单来说,有的肿瘤就像“菜市场刚买回来的土豆”,直接削皮切块煮熟能吃;有的肿瘤却像“埋在土里的红薯”,如果不先松土、挖开点,直接拔可能还连着一大截根。

“能直接割掉的肿瘤”,到底长啥样?

手术,是肿瘤治疗里最“干脆利落”的方式之一。但这只适用于符合以下特点的肿瘤:

局限性强:肿瘤长在某个器官里,没有扩散,也没有侵犯周围重要组织。比如早期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有时候一刀下去,连带周围一点组织切除,就能“连根拔起”。

边界清晰:肿瘤和周围的正常组织界限分明,没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比如有些结肠癌,切掉肠道病变部分,还能顺利接上。

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有些人年纪大、基础病多,或者肺功能、心脏不好,即便肿瘤适合手术,医生也得掂量掂量:“这刀下去,患者扛不扛得住?”

举个例子:60岁的王阿姨体检查出1.5cm的甲状腺结节,活检确诊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这种癌症恶性度低、发展慢、基本不扩散,医生直接安排手术,切掉甲状腺一侧,术后观察就行。

这类情况,手术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根治率高,术后也不容易复发。

为什么有些肿瘤得“先化疗再手术”?

有些肿瘤,医生一看就知道,直接手术不现实。原因可能是:

1. 肿瘤太大,直接手术风险高

想象一下,你家客厅中央有个大衣柜,你想直接搬出去,但门框太小,咋办?只能先拆掉点柜子,缩小体积,再搬运。

临床上,某些肿瘤长得太大,直接手术难度高、风险大。这时候,就需要“新辅助化疗”(手术前的化疗),先用药物把肿瘤缩小,再创造手术条件。

案例:张先生确诊胃癌,肿瘤已经长到6cm,紧贴着大血管,手术切除的风险很高。医生决定先化疗3个月,让肿瘤缩小,减少手术难度。最终,肿瘤缩小40%,手术顺利完成。

2. 肿瘤已经有微小扩散,直接手术效果不好

有些肿瘤虽然看起来可以切,但实际上已经通过血液或淋巴播散出去了,哪怕手术切除,体内可能还有“残余敌人”,这时候先化疗,控制癌细胞,再手术,会更安全。

案例:28岁的李女士被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医生建议先化疗。为什么?因为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容易扩散,如果直接手术,可能术后复发风险大。而先化疗,不仅能缩小肿瘤,还能杀灭潜在的癌细胞,降低复发概率。

3. 需要评估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有些癌症,比如小细胞肺癌、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对化疗高度敏感。医生会先用化疗试试水,如果肿瘤明显缩小,说明化疗有效,再决定是否手术。

举个例子:就像考驾照,有的人先去模拟考试,看看自己适不适合直接上路。如果模拟考全错,那可能得换条路走。医生也要看看化疗是否有效,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别被误导了!关于“先化疗还是手术”的几个常见误区误区一:先化疗就是病情严重?

很多人听到“先化疗”,就慌了,以为自己病情很严重。这只是治疗策略的一种,并不代表病情更糟糕。

正确理解: 先化疗可能是为了改善手术条件,提高治愈率,而不是因为病情更严重。

误区二:手术一定比化疗更安全?

手术虽然是“物理性清除”,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癌症。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单纯手术可能治标不治本,这时候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手段反而更重要。

误区三:化疗会拖延手术时机?

有些人担心,先化疗会不会耽误时间,让癌症恶化?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科学的化疗周期,确保在最佳时间进行手术。

医生的选择,都是为了患者的最大利益

手术?化疗?顺序不是随便决定的,每一步都有科学依据。就像医生在下棋,既要考虑当前局势,也要看到未来可能的走向。有时候,一步“后退”是为了更稳妥地“前进”。

如果你或身边人面临这样的选择,不妨多和医生沟通,了解背后的理由。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

你或者身边的人,有经历过“先化疗再手术”或者“直接手术”的情况吗?当时有没有什么困惑?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83
刘老养护

刘老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