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生于 968 年,卒于 1033 年 5 月 11 日,即章献明肃皇后,出生于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祖籍太原。她的出身原本也算显赫,祖父在五代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担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然而,命运的车轮却在她幼年时急转直下,父亲刘通在一次出征中不幸阵亡,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母亲只好带着年幼的她回到娘家,生活瞬间陷入困窘之境。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小小的刘娥却对拨浪鼓展现出浓厚兴趣,凭借着过人的天赋,竟能让这简单的玩具在手中奏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仿佛预示着她日后不平凡的人生。
时光流转,刘娥长大成人,家中将她许配给了银匠龚美。为了谋求生计,龚美与刘娥夫妇背井离乡,奔赴京城开封。龚美手艺精湛,又善于交际,结识了在襄王府当差的张耆,而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
彼时的赵恒,正值年少风流,贪恋美色,便让随从四处寻觅美人。刘娥击鼓挣钱,声名在外,加之龚美与张耆的交情,夫妇二人自然进入了赵恒随从的视野。随从劝说龚美,将刘娥送予赵恒做妃子,称其前途将一片光明。龚美陷入了两难抉择,爱情与前途在心中激烈碰撞。而刘娥,这个聪慧果敢的女子,听闻消息后,心中燃起了改变命运的火焰,她主动与龚美商谈,极力陈说此举能给家里带来的诸多益处。龚美见妻子心意已决,且毫不介怀,终于下定了决心,将刘娥送进了王府。
刘娥天生丽质,容颜姣好,又聪慧伶俐,与赵恒年龄相仿,二人初见,便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很快便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见状,忧心忡忡,生怕赵恒沉溺美色,荒废学业,于是将此事报告给了太宗皇帝。宋太宗听闻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刘娥赶出襄王府。赵恒虽满心不舍,却不敢违抗皇命,只得忍痛将刘娥送出王府。但他怎舍得就此断了与刘娥的情丝,于是偷偷将她藏在张耆家中,王府依旧负担着她的衣食住行,二人还时常偷偷幽会。就这样,在隐秘的角落里,他们的感情持续升温,一晃便是十五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刘娥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与坚忍。为了憧憬中的美好未来,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丈夫,在外室别宅隐忍度日,默默等待着命运的转机。她深知,唯有忍耐与坚持,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边缘寻得一线生机。
至道三年(公元 997 年)三月,宋太宗驾崩,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命运的大门终于缓缓向刘娥敞开,赵恒即位后,迫不及待地将刘娥接入宫中。景德元年(1004 年)正月,刘娥被册封为四品美人,在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郭皇后,一时之间,风光无限。此时的刘娥已过而立之年,岁月的沉淀却让她愈发聪慧温柔,真宗对她的宠爱有增无减。
多年的幽居生活,并未让刘娥虚度光阴,她饱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才华横溢。真宗审阅奏章时,她只需过目一遍,便能铭记于心,还能给出切中肯綮的见解,这让真宗对她愈发倚重,处理政务时也不再要求她回避。在这日复一日的熏陶与锻炼下,刘娥的政治才能日益精进,逐渐成为真宗身边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人设置重重障碍。景德元年,郭皇后的儿子赵祐夭折,年仅九岁,祸不单行,半月后,另一名仅两月大的皇子也不幸离世。郭皇后前后共育三子,却只有赵祐活到了九岁,如今三子皆殇,郭皇后悲痛欲绝,身心俱垮。1007 年,景德四年四月,郭皇后最终病逝。真宗年近四旬,却面临着五子皆未能活过十岁的惨痛局面,为防后继无人,只好先将一些资质出众的宗室之子养在皇宫内。
郭皇后的离去,让真宗将立后之事提上日程。他满心期许能将刘娥扶上后位,可又深知朝廷中阻力重重。于是,他先将刘氏封为修仪,不久后便正式提出立刘氏为后的想法。这一主张瞬间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翰林学士李迪反应最为激烈,他屡次直言刘氏出身微贱,不堪为后。真宗无奈,只得暂时搁置此事,但仍将皇后之位空缺,意图日后再为刘娥谋得此位,而刘娥也自此开启了她争取后位的艰难征程。
刘娥身边有一侍女李氏,一日,李氏梦到仙人降临,称将赐予她一子。真宗与刘娥听闻此事,大喜过望,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们心中悄然成形 ——“借腹生子”。幸运之神眷顾,李氏果真诞下一子,取名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在孩子出生之前,真宗便宣称刘娥已有身孕,并将其册封为德妃。如此一来,刘娥 “名正言顺” 地拥有了儿子,真宗自觉立她为后的时机已然成熟。
为了尽快达成心愿,真宗省去诸多立后的繁文缛节,直接命丁谓请翰林学士杨亿起草立后诏书。可杨亿本就反对立刘娥为后,任凭丁谓如何劝说,都坚决不肯动笔。真宗无奈,只得另寻他人起草诏书。最终,在历经波折后,四十三岁的刘娥正式被册封为皇后,多年的苦心经营与隐忍等待,终于换来了这至高无上的后位,尽管其中夹杂着 “借腹生子” 的争议,却也无法阻挡她迈向权力中心的脚步。
后人依据这段曲折经历,编造出了 “狸猫换太子” 的传奇故事,使得刘娥夺后位的历程愈发充满戏剧性,也让她的形象在民间传说中变得神秘莫测。
成为后宫之主后,刘娥的权力欲望并未就此满足。她本就聪慧过人,多年的宫廷生活更是锤炼了她的政治智慧,于是,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政务领域。与那些只知争风吃醋、贪图享乐的妃嫔截然不同,刘娥才华超群,博古通今,在政事上常常能提出独到而中肯的见解,真宗对她越发赏识,处理政务时更是与她形影不离,刘娥逐渐成为真宗在朝堂上的左膀右臂。
真宗为了提升刘娥在群臣中的威望,煞费苦心,试图强化她的身世背景。有一次,真宗偶然发现开封府的刘综姓刘,便声称他与刘后乃亲属关系,欲为其加官晋爵。这本是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可刘综却坚守原则,直言自己与刘后毫无瓜葛,果断拒绝了真宗的封赏。此事一出,足见朝廷中对刘娥不满之人不在少数。
朝廷中反对刘后的势力以寇准和李迪为首,他们对刘娥干政忧心忡忡,极力抵制。而刘娥也绝非等闲之辈,为了与之抗衡,她开始精心笼络自己的势力,钱惟演和丁谓便是她麾下的得力干将。钱惟演之妹嫁与刘娥昔日的丈夫、如今改名刘美的龚美,丁谓的儿子则迎娶了钱惟演的女儿,如此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使得朝廷中逐渐形成了两派对立的局面,剑拔弩张,一场权力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天禧四年(1020 年)二月,真宗突发重病,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身为真宗多年助手的皇后刘氏当仁不让,开始代行政务。然而,这一举动却如捅了马蜂窝,朝中大臣们纷纷上疏,言辞激烈地要求刘后停止干政,认为后宫干政有违祖宗家法。
后来,真宗病情日益恶化,打算让太子赵祯监国,并令刘后从旁辅佐。寇准得知消息后,立即上疏请求太子监国,坚决反对刘后掌权,同时要求罢免丁谓。寇准阵营的周怀政甚至激进地主张废掉刘后,杀死丁谓,以确保太子顺利掌权。可惜,这一计划最终功亏一篑,与寇准相关的大臣纷纷遭受排挤,寇准本人也被降为道州司马,刘娥在这场权力博弈中惊险胜出。
乾兴元年(1022 年)二月,五十四岁的宋真宗赵恒在延庆殿溘然长逝,遗诏令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氏尊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 “权取” 皇太后处分。年仅十一岁的小皇帝赵祯,显然无法独自挑起治国重担,实际上,朝政大权自此落入刘娥手中。
丁谓,这个在权力漩涡中妄图浑水摸鱼的人,本想趁着真宗驾崩、新帝年幼,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他小瞧了刘太后,以为她只是一介女流,不足为惧。殊不知,多年的宫廷历练,刘太后早已洞悉人心,对丁谓的不法行径了如指掌。如今见他心怀不轨,刘太后怒从心头起,决心铲除这颗毒瘤。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被诛杀,丁谓罢相贬谪,刘太后正式开启垂帘听政之路,成为北宋开国以来第一位摄政太后。
初掌大权的刘太后,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太后临朝称制,这在北宋尚无先例,一切都需从零摸索。宋朝时,皇帝每日在文德殿接见文武百官,此为 “常参”;每五天一次在崇德殿接见群臣,称作 “起居”。那么,太后临朝该在何处接见群臣?这一问题瞬间引发朝臣们的激烈争论。有大臣提议,皇帝仅在初一、十五会见群臣,大事由太后与皇上召集宰相共同商议,小事则由宦官雷允恭代为转奏,太后签署意见。参知政事王曾敏锐地察觉到,如此一来,皇帝与太后的联系将被削弱,权柄恐将落入宦官之手,可一时之间,他也苦无良策,只能按捺住焦急的心情,静观其变。
王曾深知刘太后势力日益壮大,对赵氏江山忧心忡忡,他通过钱惟演委婉地劝谏刘太后:虽说皇帝年幼,需仰仗太后扶持,但太后亦应倚重皇帝,如此方可堵住悠悠众口;太后若对皇帝施恩,皇帝安稳,太后方能长治久安。
刘太后本就对仁宗视如己出,在生活起居上关怀备至,连身边的侍者都是她精心挑选、悉心调教,只为保护仁宗周全。听了王曾的建议后,她更是派人遍访深山古庙,为年幼的皇帝祈福。这一举动赢得了朝臣们的广泛赞誉,刘太后的地位愈发稳固。她对权力的追逐,在王曾的引导下,走上了一条相对温和、顺应人心的道路,这对风雨飘摇中的赵氏王朝而言,无疑是一大幸事。
刘太后执政期间,政令严明,处事公正果断,渐渐收拢了人心。据说,京西路运使刘绰妄图巴结刘太后,打算将手中余粮千余斛上缴三司,以讨好太后。刘太后却不为所动,义正言辞地举例说,王曾等朝臣皆是真才实学之士,靠真本事为官,而非靠此类谄媚行径。刘太后自身生活极为简朴,身为皇后时服饰便不尚奢华,晋升太后之后,依然保持本色。太后宫中的侍女见皇帝身边的侍女服饰艳丽,心有不甘,向刘太后请求改做更为华丽的衣饰,刘太后却严词拒绝,教训道:“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岂有此等资格?”
此外,刘太后认为以往赐大臣的茶带有龙凤之饰,龙凤乃帝王专属,此举于礼不合,于是下令重新更改配饰。由此可见,刘太后对礼仪规矩极为重视,处理政事之余,并无僭越之举,至少表面上未曾展现出如往昔那些女性掌权者那般过度的权力欲,正因如此,她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与拥护。至于这究竟是她有意为之的伪装,还是源自本心,或许唯有历史知晓。
在政务处理上,刘太后更是心思缜密,颇具心计。一日上朝,她感慨道:群臣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共克时艰,实乃国家之幸。为表感激,她希望群臣将子孙亲属的名字呈交上来,以便择机给予提拔。群臣信以为真,满心欢喜地将名单呈上。殊不知,刘太后拿到名单后,仔细端详,但凡名单上出现的名字,在官员选拔时一概不予录用。这一巧妙的心计,有效遏制了官官相护的不良风气,使得朝廷吏治为之一清,她的管理手段之高明,令人赞叹。
刘太后深知自己出身卑微,为了抬高母家地位,她追尊加封列祖列宗。然而,她虽偏袒家人,却坚守底线,绝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始终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重用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贤能之士,未给刘氏姻族任何可乘之机,确保了国家政治的相对清明。
明道元年(1032 年)二月,仁宗生母李氏离世。刘太后为隐瞒真相,本打算按宫女之礼将其草草埋葬,此举却遭到宰相吕夷简的强烈反对。其实,仁宗的身世在朝中不少大臣心中早有知晓,吕夷简便是其中之一。刘太后单独召见吕夷简,二人就此事展开激烈争论。吕夷简始终以李氏乃皇帝生母为由,据理力争,含蓄而坚定地要求葬礼从厚。刘太后权衡再三,最终妥协,按一品夫人的礼仪厚葬李氏,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
刘太后对仁宗的疼爱毋庸置疑,或许其中也夹杂着维护自身权力的考量,但她在世时,仁宗生母之事一直秘而不宣,她也得以继续掌控朝政。
尽管刘太后并未有还政于仁宗的打算,但她也从未动过自立为帝的念头。她在饮食起居上对仁宗悉心照料,还督促仁宗勤奋阅读各类有益书籍,尤其注重让仁宗研读《孝经》,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固二人的母子情分。
然而,刘太后长期把持朝政,处处凌驾于仁宗之上,群臣心中难免惴惴不安。他们生怕刘太后步武则天后尘,篡夺赵氏江山,于是纷纷上书恳请刘太后还政。对此,刘太后起初置若罔闻,不予理睬。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宋绶见状,上疏建议刘太后五日一上朝处理大事,仁宗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如此既能兼顾朝政,又能缓解群臣的担忧。可刘太后对此建议并不满意,一怒之下,贬了宋绶的官。一时间,朝廷中要求刘太后还政的呼声愈发高涨,局势愈演愈烈。而刘太后似乎沉醉于权力带来的成就感,面对日渐长大成人的仁宗,始终不愿松开手中的权柄,那些力主还政的朝臣大多被贬谪出京。
一日,刘太后向参知政事鲁宗道询问武则天是何许人也。鲁宗道心中透亮,知晓太后之意,当即毫不客气地回答:武则天乃是唐朝的罪人,险些断送大唐社稷!不久后,程琳献上《武后临朝图》,意图讨好刘太后,刘太后见状,怒目而视,将图狠狠掷于地,斥责道:“我绝不会做这般大逆不道之事!” 群臣听闻此事,如释重负,仁宗更是心怀感恩,对太后愈发恭孝。
刘太后临朝摄政十余载,虽大权在握,却始终未踏出称帝那一步。明道二年(1033 年)二月,宋朝举行祭太庙大典,刘太后自觉大限将至,心中萌生出一个心愿 —— 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她提出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虽心有异议,但也明白太后不过是想过一把瘾,于是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作删减后呈给太后。二月乙巳这一日,刘太后身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的簇拥下,庄重地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仪式结束后,在太庙文德殿,刘太后接受了群臣奉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随后,她毅然决然地彻底还政于仁宗。
刘太后这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志得意满。她虽手握大权多年,却未效仿武则天称帝,这份克制与自知之明,堪称明智之举。刘太后去世时,仁宗悲痛万分,肝肠寸断。他记得太后临终前数次拉扯自己的衣服,似有未尽之言,满心疑惑地向众臣求解。薛奎奏道,太后定是担忧身着衮冕,死后无颜面对先帝。仁宗深以为然,在殓葬时,特意为太后改换了皇太后的服饰。
刘太后离世后,群臣向仁宗揭开了他身世的神秘面纱。甚至有人传言,李氏乃刘太后下毒害死。仁宗听闻,震惊不已,即刻派人召来李用和,开棺查验李氏棺木。只见李氏葬品皆按一品夫人规格置办,甚至身着皇后服饰,仁宗懊悔不已,长叹道:“人言岂可尽信。” 随后,他来到刘太后牌位前,虔诚拜谢,自责道:“从此太后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 不得不说,刘太后当年听从吕夷简的安排厚葬李氏,正为自己留了后路,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