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何传位弟弟孙权而非儿子?逐鹿天下的梦想他已决定放弃

百年战争录呀 2024-12-06 18:37:3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孙策临终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东吴的权位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孙绍。

这一举动让人疑惑不解——孙策有儿子,为何不选择嫡传,而是将大权交给弟弟?

他是对儿子缺乏信心,还是对孙权另有打算?

孙策的崛起与东吴的初创

公元195年,孙策依靠父亲孙坚,遗留下的部分兵马,开始在江东一带开疆拓土。

孙策年少有为,勇武过人,被人称为“小霸王”,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不到几年时间,就占据了江东六郡,逐渐在三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江东的百姓渐渐归心,纷纷视孙策为救星。

孙策是个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是一个懂得人心的人,非常重视贤才的作用,广纳江东的豪杰。

张昭、周瑜、程普等人,都是在孙策的召集下投奔而来。

孙策对待这些人才如兄弟,既尊重他们的意见,又不失威严,形成了一个极具凝聚力的核心团队。

就在孙策逐步建立起江东的统治之时,身体却每况愈下。

公元200年,孙策在一次外出打猎时,遭遇刺客袭击,身受重伤,虽顽强地撑了下来,身体再也没有恢复如初。

命运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江东的基业尚未完全稳固,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继承这份事业。

孙权的成长与孙策的选择

孙策有一个儿子,名叫孙绍,当时年仅数岁,根本无法承担起治理江东的重任。

相较于年幼的孙绍,孙策的弟弟孙权,显然是更合适的人选。

孙权年纪尚轻,自幼聪慧过人,深得孙策喜爱,在孙策征战四方之时,孙权一直留守江东,负责管理内政事务,渐渐展现出了出色的治理能力。

对孙权的信任并非一朝一夕,孙策对弟弟孙权一直给予厚望。

在孙策看来,孙权不像自己那样擅长冲锋陷阵,但性格沉稳,善于倾听,懂得权衡利弊。

孙策常常对身边的将领说:“我死后,江东的基业就靠仲谋了。”这句话,既是对孙权的信任,也是对将领们的嘱托。

在孙策征战江东的过程中,孙权则负责管理后方事务。

在张昭等人的辅佐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能,懂得如何处理与地方士绅的关系,如何安抚百姓,如何确保后方的物资供应,做事有条不紊,处理内政井井有条,逐渐赢得了江东文武的信任。

孙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将基业传给年幼的儿子孙绍,还是传给更具备能力的弟弟孙权?

在床榻之上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将这份重担交给孙权。

这是因为孙绍年幼无力承担重任,更因为孙策对孙权的能力,有着极高的信任。

孙权与自己性格不同,却是适合继承江东的人。

公元200年,孙策因伤势加重,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将孙权叫到床前,郑重地对他说:“我这一生,担心的就是江东百姓的安危。你要接替我,守住这片基业。”

孙权听后,眼中噙满泪水,他不能退缩,这是兄长的嘱托,更是江东百姓的期望。

孙策之所以选择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除了孙绍年幼之外,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

自己在江东的基业尚不稳固,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如果让年幼的孙绍继位,必然难以服众,而孙权年纪虽轻,却已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最重要的是,孙权得到了江东众将的认可和支持。

孙策去世前,曾将张昭等重要将领召集到床前,明确表示要传位给孙权。

对张昭说:“我弟仲谋年纪虽轻,但才智过人,江东之事,还望各位能辅佐于他。”张昭等人深知孙策的雄心壮志,也看到了孙权的潜力,于是纷纷表示愿意拥护孙权继位。

孙策看到将领们的态度,终于放下心来。

在传位给孙权时,还特别叮嘱孙权,要以稳为主,不可贸然进攻。

对孙权说:“江东基业来之不易,务必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易冒险。若能守住这片基业,便是不负我之所托。”

孙权深知兄长的用意,自己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只有先稳住内部,才能有机会逐鹿中原。

孙策的这一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现实的妥协。

年轻时曾志在天下,在重伤之后,自己无力完成这个宏大的目标,而江东的安定,才是重要的。

他选择了更加稳妥的接班人孙权,而不是将一片未稳的基业交给年幼的儿子。

逐鹿天下的梦想与现实的抉择

孙策在生前一直有着,逐鹿天下的梦想。

年轻气盛,志向远大,曾多次对周瑜等人表示,自己迟早要北上中原,与曹操一较高下。

这个梦想随着他身受重伤,而逐渐破灭。

自己无法亲自完成这个宏大的计划,而江东的基业,才是他应该守护的。

孙策在病榻上,反复思考着东吴的未来。

江东虽然富饶,要想与曹操、刘备等诸侯抗衡,还需要时间和力量的积累,而这一切,需要一个稳健的主公来实现。

孙权的性格与他截然不同,孙策勇猛果敢,喜欢冒险,而孙权则谨慎稳重,更加适合在乱世中韬光养晦。

孙策最终放弃了北伐的梦想,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弟弟孙权。

孙策去世后,孙权正式继位,年仅十九岁。

继位后,并没有急于扩张地盘,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稳固内政的措施。

任命张昭为军师,协助处理政务,继续重用周瑜、程普等将领,稳定了江东的局势。孙权的这些举措,正是对孙策临终嘱托的回应。

孙权的继承与东吴的延续

孙策将江东的基业传给孙权,这一决定为东吴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孙权继位后,不像孙策那样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先安抚江东的百姓,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得江东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百姓安居乐业,江东逐渐成为三国中富饶的地区。

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继续重用张昭、周瑜等兄长留下的老臣,同时也提拔了鲁肃、吕蒙等新一代的年轻将领。

在这些贤臣良将的辅佐下,孙权逐渐稳固了江东的统治,为后来与曹操、刘备的对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权的稳健与孙策的果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策开创了江东的基业,孙权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

东吴要想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巩固内部,再图外部的发展,孙权在继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致力于内部的整顿和治理。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吞并江东。

面对强敌,孙权没有退缩,决心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

赤壁之战中,孙权与刘备的联军大败曹操,成功保住了江东的基业。

这场战役的胜利,证明了孙权的领导能力,也让整个江东上下,对他更加信任和支持。

孙策的选择,得到了历史的验证,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还在兄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东吴的势力。

曾经的逐鹿梦想,没有由他亲自实现,但孙权在继位后,一步步地将东吴,打造成了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的强大政权。

孙策去世时,江东的局势尚不稳固,内部隐患重重,外部敌人环伺。

若是将大权交给年幼的孙绍,必然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

孙权的沉稳与智慧,使得他成为了合适的继承人,孙策放弃逐鹿天下的梦想,将江东交给孙权,是对弟弟的信任,更是对东吴未来的深远考虑。

孙策与孙权,一个开创基业,一个守成壮大,兄弟二人的努力,使得东吴在三国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百年战争录呀

百年战争录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