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极,然后灭亡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5-01-09 08:53:39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其罪当诛 李仁罕)

后蜀大臣李仁罕,骄纵不法,倾轧皇权,已经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二代皇帝孟昶打算把李仁罕给除掉。

想要除掉开国功臣,同时还是后蜀五将之一的李仁罕,对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皇帝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功臣有有影响力,有权势,甚至还有兵权,那是说杀掉就能杀掉的么?

别的权臣也许不好对付,可是权臣李仁罕,相比之下就好收拾的多了,原因是这哥们只懂擅权而不懂结党,他在朝廷里没有什么门生羽翼,没什么同谋同党,甚至就连几个像样的朋友们也没处下来,朋友没有也就算了,但凡是朝中有头有脸的大臣,基本上都和李仁罕有仇有怨,跟他处于政治矛盾状态的人,那太多了。

北宋欧阳修,有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做《朋党论》,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君子和君子之间,因为志同道合,因为有着同样高尚和理想和情操,才会相知相识,成为朋友,而小人和小人之间,他们唯一可以成为朋友的方式,是他们因为利益关系而走到了一起,结成了同党同盟。

所以,欧阳修就认为,君子和君子之间是真朋友,而小人和小人之间看似是朋友,但其实他们不是朋友,他们只是因为利益而维系起来的合作关系,利益存在那他们的关系就存在,而利益不存在,他们的关系就随之土崩瓦解。

那李仁罕就比较特殊了,因为以他为臣不端不恭的行径来看,他肯定就不是君子,那他不是君子,他也就交不到君子朋友而只能结交小人。

问题是,小人,李仁罕也交不到,因为他这个人个性太自我了,不能让人,不能容人,且经常得罪人,所以在后蜀,他完全是处于孤立的状态的。

后蜀开国五将,一共有五个人,张业,李肇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俩人和李仁罕都没有太多的往来,赵季良和赵廷隐就更不必说,他们的理想,信念都和李仁罕大相径庭,政见也多有不合,因此势同水火。

(欲下臣权 孟昶)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小皇帝孟昶很快联合一直以来也想要除掉李仁罕的赵季良和赵廷隐,对李仁罕展开了一场诛灭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的内容啊,比较无聊,也没有太多创造性,就是把李仁罕一个人给叫到宫里来,然后提前埋伏在宫里的武士一哄而上,把他给杀掉了。

最朴素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往往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何况,对孟昶来说,杀人并不犯罪,也不违法。

和李仁罕同样命运的还有张业和李肇,后来他们一个被杀,一个被贬官流放,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被贬的李肇,当时任后蜀的昭武军节度使,负责今天四川广元地区的事务,他到朝廷汇报工作的时候,面见皇帝竟然手持拐杖,并且扬言自己身体有病,不能下拜。

我们要知道,这古代的时候,大臣见皇帝,唯一能拿的东西,只有手持的那个板子,是用来记录皇帝交代的一些事情的,除此之外除非皇帝开恩,要么特别信任你,允许你持剑上殿,彰显你的威仪,要么就是体恤你老病,才允许你拄个拐棍之类的,而李肇,拐杖是他自己带来的,并非圣恩,这就不符合规定,何况他竟然还说出自己有病不能下拜这样的话来。

皇帝说你可以不用跪,和你自己说自己不能跪,听起来差不多,可区别却很大。

尤其是,在做人呐,事情可以做绝,但是话不能说绝,你在皇帝面前把话说成这样,你让皇帝怎么能下的来台呢?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嘲笑别人,喜欢打击别人,喜欢捉弄别人,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因此时常会把别人搞的下不来台。

可是殊不知,你把别人搞的下不来台的同时,就代表着这个台,其实你也下不来了。

李肇到了朝廷里,面见了小皇帝孟昶,他很不服,很不忿,根本不把孟昶放在眼里,那是手持拐杖连连推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患病了,所以就不能跪下拜见了。

他正这么说着呢,殿外有武士禀报,说陛下,李仁罕已经伏诛了。

(诚惶诚恐 李肇)

武士话音未落,李肇的身上当时就发生了一场医学奇迹,他是也不喘了,也不咳了,也没病了,把拐杖一扔,立刻就跪在了地上对着孟昶那是猛猛磕头。

您也不得不说,这李肇的反应真是快,太能审时度势了,孟昶兴许本来是要把他给一起杀掉的,但是一看李肇这样,孟昶也觉得很搞笑,皇帝气消了大半,最终只是将李肇革职流放了事。

至于张业,和李仁罕一样,那就纯纯是属于自己作死了。

骄而不知省,祸起于斯,妄而不知止,灾生于此。

至理名言,但却很少有人懂得其中道理。

这个张业啊,他是被杀掉的李仁罕的外甥,自己舅舅落得如此命运,他不汲取教训,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处境,反而在李仁罕死后以新任权臣自居,迫害同僚,残害百姓,而且比他舅舅做的还要过分,这老兄为了党同伐异,为了方便快捷的收拾和自己作对的人,为了能提高欺压百姓的效率,竟然在自己的家里修了个监狱,自行捉拿,审讯,处决,这等于是绕开了后蜀的司法系统,更绕过了皇帝孟昶本人。

你这么整,那孟昶肯定是忍不了,于是张业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李仁罕死了,李肇革职,张业处死,而剩下的比如王处回和赵廷隐,虽然忠诚于朝廷,亲近于皇帝,可是人品道德上也有瑕疵,比如,王处回贪财,赵廷隐性奢,后来这俩人就都罢相了,隐退了,而资历最老的赵季良,那个时候早就病死了——故将旧臣,至此一个不剩。

其实,这是必然的。

新皇帝孟昶就如同初升的旭日,他一定要将他个人的光芒照耀到他所能控制的每一寸土地上,而这些功臣勋将,他们是参天古木,他们曾经枝繁叶茂,正是因为有他们,孟知祥才缔造了后蜀天下。

赵季良是孟知祥的心腹谋臣,赵廷隐是孟知祥麾下猛将,对外有功勋,张业平定匪患,兼并邻镇,李肇建功西川,镇守建州和利州,李仁罕更是替孟知祥讨平了康延孝...可是到了现在,功臣们的枝叶,功臣们的躯干,已经遮挡住了孟昶的光辉,所以,这将是他们必然的结局。

(古蜀 画)

俗话说,共患难者,不能共安乐也,何况孟昶和这些功臣还没患过难,就更没有交情可言了。

孟昶在后蜀把父亲的老班底收拾利索之后,中原战乱,已经过了很多年,这个时候甭说后唐了,就连石敬瑭建立的后晋也已经被契丹人给消灭了,朝代已经到了刘知远所建立的后汉。

那么这个时候,中原战乱,那熟悉时代规律的我们就能知道,当五代时期,中原战乱的时候,很多中原地区的士大夫和将领们,他们在中原不堪其扰,或者为了前途,或者为了谋生,或者为了利益,因为各种原因吧,他们要么南迁避乱,要么就投奔蜀地,所以这个时候的形势对孟昶是利好的,他如此大马金刀的把后蜀朝廷的老班底都裁撤打压了却不担心无人可用,那是因为孟昶心里有底,他知道马上他就会迎来一大波就业潮。

果然,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带着秦州,成州,阶州归附,后汉的一大批将领也纷纷倒戈投降,奔着蜀地就来了,孟昶又抓住机会,攻下了不少土地和城池,因此当时后蜀的疆土,基本上恢复的就差不多了,和前蜀极盛时别无二致。

天下大势,近在眼前,这群雄逐鹿,孟昶也能上牌桌了。

这机会,我们可以说是孟昶自己创造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上天给的,或者我们说,如果真的有老天爷,那老天爷还是比较公平的,他会给很多机会,给每个人机会,但是其中关键在于,机会倒是来了,可当个人面临机会的时候,个人能不能抓住呢?尤其是到了关键时刻,到了这种面临巨大成功,面临巨大诱惑的时候,个人能不能坚守本心,从容处之呢?

很显然,孟昶不能,因为之前我们就说过,孟昶是一个空降型的皇帝,他的能力其实非常一般,他有能力罢免消灭掉父亲留给他的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但是却没有能力重新启用一批贤良的人才,储君应该学习到的识人,用人的本事他没学到,他光学会怎么调理人了,所以他后来任用的基本上都是碌碌无为的小人,庸人,他自己弄出来的新班底,接不住机会,也承受不住机缘。

往小了说,是孟昶能力不行,往大了说,这成了历史的规律,天下将乱之时,最先割据的是蜀地,可天下将定之际,最先平定的也一定是蜀地。

能成就你的,就能禁锢你,能禁锢你的,就能毁灭你,命里有八尺,难求一丈,你不要逆天,可这天,还要逆你呀...

参考资料:

《九国志·卷七》

《十国春秋·卷四九》

《资治通鉴·卷二七九》

《宋史·卷四百七十九》

孟凡华.唐宋时期蜀道交通地理研究.西南大学,2022

苏俊.成都“五代十国”墓葬音乐图像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3

吴丹.五代后蜀赵墓伎乐俑服饰在演出服上的复原探索.四川师范大学,2021

0 阅读:149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