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威胁要对欧洲加征关税,而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产业正以迅猛之势不断发展壮大,这使得欧洲汽车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外媒甚至惊呼欧洲汽车业正面临“死亡之谷”,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欧洲经济是否会雪上加霜、每况愈下的担忧。 汽车业对于整个欧洲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据相关资料显示,汽车业吸纳了欧洲10%的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占整个欧洲GDP的7.5%。汽车诞生于德国,德国至今仍是世界工业强国,汽车业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体系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几年欧洲人无奈地发现,他们的汽车制造业逐渐式微。早些年,欧洲曾提出雄心勃勃的2035计划,即到2035年,欧洲诸多国家将停止生产燃油车,全面转向电动车生产。
当时的欧洲人可谓信心满满,一方面,他们经济实力雄厚,家底殷实,且出于对环保的重视以及降低碳排放的需求,积极推动这一计划;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凭借在燃油车领域积累的上百年优势,进入电动车时代后,必然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甚至将发展电动车打造成为欧洲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十年过去了,欧洲人却惊觉,在电动车领域,他们并未积累起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目前欧洲的电动车渗透率仅为百分之十几,与中国相比差距甚远。在全球电动车领域,公认的两大强国是美国和中国,美国有特斯拉,而中国则拥有众多知名的电动车品牌,相比之下,欧洲在这方面几乎乏善可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汽车产业在未来还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特朗普宣称欧盟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小号版的中国,认为欧盟从美国赚取了过多的利润,因此上台后可能会对欧盟加征关税;另一方面,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强大实力让整个欧洲都深感不安,于是欧洲试图对中国输往欧洲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然而许多经济学家指出,此举不仅无法提升欧洲电动车的价格竞争力,反而可能导致欧洲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更加艰难。 如今,大众、博世等众多欧洲企业纷纷准备裁员,大众更是计划关闭其在德国境内的多个工厂。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德国汽车业在当下确实已逐渐失去竞争力。此前我们常说,在新能源时代,日本的七大汽车厂商品牌在电动车领域毫无建树,这使得日本汽车业前景黯淡。
而如今欧洲汽车业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大众生产的ID3、ID4在中国的售价仅为欧洲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大众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高度发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欧洲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甚至像保时捷、宾利等豪华品牌,其电动车的销售业绩也不尽人意,表现十分糟糕。 正因如此,外媒发出悲叹,称未来欧洲车企或将步入“死亡之谷”,似乎真的前途未卜。德国和日本分别是全球经济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国家,均为汽车制造业大国,德国有大众,日本的丰田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车企,年销量高达上千万辆。然而进入新能源时代,德国和日本的汽车业在与中美电动车产业的竞争中确实显得力不从心,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和变革,那么被时代所淘汰似乎已成必然。而这一系列变化,也让人们不禁担忧,整个欧洲经济是否会因此受到重创,陷入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