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可走好,万科能无恙?

地产circle 2024-05-31 09:48:40

在劳动节前一天,万科总裁祝九胜表示,在现金流紧张背景下,王石2023年自动放弃千万退休金,与公司共度时艰。

次日,王石妻子田朴珺在网络平台上公开表示“老王,我养你”。5月2日,香港不放假,万科港股大涨10.80%,大家纷纷表示“感谢田女士拉盘”。

王石夫妇

二十年前,在华润收购万科股权前夜,华润经办代表黄铁鹰问王石,“公司做大了,就是别人的了,董事长的位置可是你自己的,你不怕有了大股东把你炒了吗?”王石回答,“如果有人比我做得更好,炒我是应该的。”

万科上市30年,纵然控制权几经易主,王石也还念旧情,愿意施以援手。此外,自王石离开后,公司股价连年下跌,分红也开始逐渐减少,甚至不分红,也让大家开始怀念王石时代。

车轮滚滚向前奔,载尽东西南北人。离开王石的万科变得更好了吗?

万科还体面吗?

曾经有一位资深媒体人私下对笔者讲过,“伟大的公司能够穿越牛熊”。当时我问“万科是不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对方十分肯定:“万科当然是伟大的公司”。“那为什么万科股价一年不如一年?”“万科有自己的问题,但他是伟大的。”当下回看,万科曾经引领了一个时代,但旗帜能否继续飘扬犹未可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首要价值最直接体现是股价,其次是分红。目前,万科股价当下在7元左右,上次在这个价位还是10年前的2014年。

郁亮对此表示,“万科今天的股价表现是达不到股东要求的,距离我自己要求也很远。股东对我们的批评鞭策,我们完全接受,也不会找任何借口,目前正制定管理团队增持股票计划方案。”

2020年,万科的董秘朱旭表示“作为管理层不能关注股价,我们必须把业绩做好,以更好的业绩来回报股东”。

那么业绩呢?

2023年,万科营收达到4657.39亿元,净利润204.56亿元,净利润大致与2014年相同,但营收增长了超过三倍,可谓是增收不增利。

从不关心股价到接受批评,莫非是业绩做不好了吗?以当下之势,毕竟从态度上接受批评要比做好业绩相对更容易。

至于分红,万科2023年出现了历史上首次不分红,年报发布前,公司股价尚在9-10元区间。表示不分红后公司股价迅速跌破了这个区间,最低时为6.45元,当下也在7.2元。

各路网络社区,表示吃万科股息养老的人已经开始纷纷溃退,毕竟股价没了,股息也没了,纵然万科表示连续31年的分红1030亿元,公司经营艰难,也无法挽回投资者。

他是万科,被称为“我们的榜样”早已登上神坛,不论是“机械降神”还是“造神运动”,在其位谋其事,如果是一家名不见经传公司的投资者或许不会有这么大的情绪。

事实上,伟大似乎渐渐在离万科远去,部分管理者桌面下“德不配位”的小动作也已被搬到台前。

我们为什么怀念王石?

王石是中国企业家中最具明星范儿的,而在当时流行成功学的地产业,王石,似乎是一个纯纯的逆袭者。讲政治不如许家印,论胆略稍逊孙宏斌,聚资源还看王健林,看情商,面对媒体、官员丝毫不收敛的傲慢。常过分谨慎悲观,屡次提出拐点论,屡次被证伪。

而笔者非常尊重的一位业内专家在多年前就精准指出王石对万科的真正贡献,其奠定了这家知名企业发展的三大基石:商业模式,商业制度和商业文明。

这三者呈递进关系式的“道”,是万科的经商法则,亦是王石的做人原则。

从商业模式看:万科在行业黄金期从多元经营改做减法,专注住宅房地产;认定房地产资金密集特质,成中国最早上市房企;区域战略集中以二三线城市为主,产品定位普遍住宅,拿地策略为公开市场拿地为主,但不拿地王;加速做大规模、控制土地成本,重视合作开发。

从商业制度看:外部“抱大腿”以求战略大股东助力、海外融资以及管理层控制为目的,设计出股权分散机制;内部聚精英人才,各展其长;摒弃威权性管理,以“董事长务虚、总裁务实”柔性的分权制为主,后来再演进到合伙人制度;注重风控。

而从商业文明角度来看,王石的贡献更甚:处理政商关系,他坚持不行贿,从个人来说,不贪财、不恋权、有自己独特的情怀,因此王石治下的万科一以贯之地重视品牌文化建设,《万科周刊》风行一时;持续寻找学习新榜样(从新鸿基、汇丰再到美国帕尔迪);注重企业融资、开发制度的不断引领与创新,强烈的风控意识。

王石忆苦思今

回忆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万科从创始人王石手中交到现任董事长郁亮,不过两代人,就已坠入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之境。

万科当前面临关关生死劫。

先谈内忧,万科高管被小股东联名举报“各项指控”,高管被带走调查等信任危机对企业品牌的巨大挫伤,以及短期难以回转的舆论批评场。(事关政府、银行、投资者、购房者对万科未来的可持续信心)。

而笔者恰巧曾与当事人曾有交集,彼时肖劲刚从远洋置业跳槽万科,时为明星职业经理人新官上任,磨拳擦掌意欲助阵北京万科。

彼时,肖劲就提到入职万科最大感受就是企业内部完善的制度建设:在地产开发中遇到的所有难题,万科内部以经验池累积起来,精细到头发丝的工作条款都有可能帮到你。

想必,当时万科的工作条款中没有“小股东联名举报”。

小股东是合伙人,但不见得是自己人,工作条款处理不了无可厚非。但工作调控似乎在万科也难以执行。

在业内,万科的“过苦日子”喊了有些时日,郁亮能吃苦,但不代表万科人人都能吃。

某日,郁亮在上海考察工作,有秘书推开会议室的门送来了下午茶,郁亮面露不悦“我在总部都不吃下午茶,你们这个时候了还在搞这一套?”事实上,该部门领导是20年退下高位的万科高管,据说此人下午茶非进口水果不吃。后其此事后来开会批评,但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取消下午茶做到了吗?郁亮说他做到了,底层员工早就“被做到了”,但仍有人熟视无睹。对于一家规模企业而言,这种盘根于权力体系的特权阶级在万科不在少数,底层员工又能奈何?

再说外患,万科当前面临着房价持续下跌,存货贬值可能带来资不抵债的风险;惠誉、标普、穆迪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全部下调万科评级的负面效应;最关键的是公司严峻的债务问题已黑云压顶。

万科想摆脱内忧外患别无他法,唯有自渡。内部治理自不必说,公司化债也要靠自己。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内援”远没有想象的多。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将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这话对当下的万科并不为过。

郁亮明年也来到了退休年龄,此时此刻此景,他是否能安然“退休”也是一个问题。

金字招牌打造如抽丝,品牌破产一夕若山倒。

万科的困境当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势:即各种因素叠加下的市场超跌(郁亮所言),但更深层次是当前的万科对于珍贵的“大道当然”精神的失守,能及制度漏洞下种种灰色行为让外界与大众正在对当前的管理层失去信任!

事实上,万科部分管理者在工作中循私舞弊,设置影子公司体外循环,并非是空穴来风。此万科已非彼万科。早期的先驱为万科可持续发展铺设的最坚固基石企业文化,正在慢慢被丢弃。

针对危机,郁亮表示公司已制定“瘦身健体”一揽子应对方案。但事实上,这是企业发展更为技术性而非最根本的应对之策。

企业家精神是时代之锚,也是企业发展之锚。当前的房地产已不再被视为“长坡厚雪”。重拾“大道当然”的万科精神,重新回轨至“做简单不做复杂,做透明不做封闭,做规范不做权谋,倡导阳光照亮体制”,才有可能重新赢得一众信任,让旗帜重新飘扬。

地产凋零,英雄迟暮

2017年6月出版《万科周刊》的一个重要位置,刊发了一篇作者为郁亮的《致全体万科人的一封信:没有王石主席就没有万科》署名文章,宣告王石卸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成为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

“我决定辞职,不是从万科退休,而是为一个现代企业健康发展,不应该让我在这个舞台上占用更多资源”。王石认为,主动放下才是对一个企业家的真正考验。一个现代企业需要制度、团队、品牌,而非老板个人魅力。老板影响力大,对公司有好处,也可能会造成杀伤力。

不仅仅是当前行业行至艰难深处,中国一代房地产企业家始终面临一个终极问题:什么时候放下?

当然,当前这个情境是有不少企业家面临的是愁山闷海,是骑虎难下。给中国经济发展烙下巨大黑色伤疤的恒大集团早已是一番灯火下楼台之景象,公司创始人许家印更是身陷囹圄。

曾提出一个小目标的前首富、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近几年深陷对赌协议梦魇,四处奔走求生机。代表电影梦、游艇梦的资产先后易主,(包括位于北京万达总部十多座万达广场一年内密集易主)。

为求活,万达的轻资产业务上市主体——珠海万达商管的绝对控股权王健林也能屈能伸忍痛割让。随着2024年3月,包括太盟投资集团、中信资本、Ares、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Platinum Peony和等5家金主600亿元救命钱注入,王健林拼尽全力守住了一代商业大佬的体面。代价是,王健林让出万达商业帝国最核心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此外,还在苦苦熬煎中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的诸多地产企业家。大半辈子,最终能够在不背负巨额债务、不爆雷,没有制造大量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平安隐退,这竟成为最后难得的体面!

“把祝福留给万科,把时间留给自己”,这是王石决定退休时自谦。回头来看,王石在击败宝能等一众“门口野蛮人”,在公司人心高度凝聚的巅峰期体面退场,不得不感慨其命运之精妙。

诚然“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对先驱者王石先生,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有高山可攀、有故事可讲、有美人可伴,教父可不死,人生应知足矣。而其背后仍留下一个待解谜局:王石可走好,万科能无虞?

0 阅读:5

地产circle

简介:地产资深媒体人; 终身成长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