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为何如此迷信妖妄之言?这岂不是个昏君?

新波聊历史 2023-06-25 08:40:01
儒将的中兴(30)主笔:闲乐生朱晖

东汉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坐了半辈子皇帝的光武帝刘秀收到了手下名臣、议郎桓谭上的一封奏折:

“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

原来,当时光武帝刘秀正迷信谶记(注1),多以它来决定疑难、乃至国家大事。比如当年东汉初建要议选三公,其中大司空一职主管监察与营造,位高权重,可刘秀却任命了幽州六将中最不起眼的野王令王梁,只因谶纬书《赤伏符》上说“王梁主卫作玄武”——王梁时任野王县令,野王县是卫元君从濮阳迁来之地,玄武则是水神之名,司空是水土之官——看来,上天早有明示,刘秀不啰嗦,立刻拜王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皇帝都这么喜欢,官家子弟自然不能不学。于是东汉一朝谶纬大兴,各大学派都致力于钻研图谶,从而将儒学进一步宗教化、神学化,乃至与谶纬性质相似的天文历算之学、风角遁甲之术也堂而皇之的走上朝堂,参与议政、决策,使得东汉政治舞台充满了神学的迷雾。这样一来,古文经学一派的儒家学者们就不高兴了。

这里就要抽出篇幅,好好解释一下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个概念了。

当初,秦末大乱之后,很多儒家经典焚毁丢失,于是西汉初年就从儒家师生口耳相传重新整理出来经典,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称为“今文经”,研究今文经的学问,就叫今文经学或者简称今学。其学风源自汉初的齐学一派。

但是,那些先秦的旧书并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失,有的被人藏在墙壁里,有的侥幸没有被销毁(注2),这些儒家经典陆续出土现世后,被发现都是用先秦的古文字所写,故被称为“古文经”,研究古文经的学问,就叫古文经学或者简称古学。其学风源自汉初的鲁学一派。

到了西汉末年,精通古文字的国家图书档案馆长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古籍,发现了一部曾深刻影响过太史公司马迁的古籀文版本《春秋左氏传》,再加上此前发现的《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古学四大经典终于集齐,其学术系统也开始成熟。后来王莽摄政,刘歆便又再加上一部古学经典《周礼》,作为新莽王朝的改制纲领。值得注意的是,刘歆从小就跟从其父刘向“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以他既通今学的谶纬与灾异(注3),又精通古学。通古学,刘歆就可以参照古经,为王莽制定礼仪,更定官名,考定音律历法,并为其托古改制贡献思路;通今学,刘歆就可以用谶纬、祥瑞与符命为王莽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总之在政治学术与意识形态上,刘歆可以说是王莽的最强后盾。而王莽也投桃报李,任命刘歆为国师,并将古文经学中的《左传》《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周礼》《乐经》都列入太学学官,与今文经学平起平坐。

简单来说,今、古学两大学派的区别就是:古文经学的视角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究明典章制度,主张回归儒经本身,故虽推尊孔子,但更推尊儒家原典的创始人周公;而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的,它更看中后人对经典中“微言大义”的发掘与诠释,故以孔子为诠经圣祖,并以此诠经学术来缘饰政治。而谶纬学说,就是今文派学者为了进一步参与现实政治,而从儒家经典中进一步自我发挥,寻章摘句,迷信附会,怪力乱神,以言说天命吉凶。这种新玩法,增强了儒学的政治属性与宗教属性,却降低了其学术性与批判性,故为古文派学者所不喜。如前所述,古文派学者追求的乃是上古原典,乃是周公礼乐,所以在政治上他们更加推崇古代,也更加批判现实,当初王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得到了大量对社会不满的古学儒生的支持,从而在复古思潮的引领下实施改制,成功代汉的。

而桓谭,就是这些古学儒生中的一员,他先后担任王莽朝的司空掾、谏大夫、掌乐大夫,为王莽建明堂、治黄河、颁诏命、制礼乐,四处奔波,不遗余力,遂得封“附城”(关内侯之改称)。然而王莽复古改制失败后,见天下人心动摇,竟开始日益笃信谶纬符命,甚至厌胜、淫祀(注4)、升仙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见此,桓谭理想破灭,失望透顶,于是日渐沉默(“谭独自守,默然无言”),并在新莽灭亡后立刻转换门庭,先后投效更始帝与刘秀,希望重新弘扬古学大道。另有一位王莽的心腹儒臣,侍中常侍执法杜林,也是一位《古文尚书》大师,曾为王莽兴建九庙出力,后来王莽失败,他又先后投效隗嚣、刘秀,后官至东汉大司空。显然,这些古学大佬认为儒家理想比忠于一姓更重要。

对于古文派学者希望利用儒家学术与礼乐改造社会、影响政治的崇高理想,刘秀既有点佩服,同时也相当警惕。虽然他登基初期,为了笼络在野知识分子,凝聚统一战线,也曾一度将古文经《左氏春秋》立为官学,但很快就将其从官学中剔除了,理由也很简单:《左传》虽好,但这一家的学者“不晓图谶”(《后汉书·贾逵列传》),无法为东汉政权的合法性添砖加瓦,反而喜欢借古讽今,对朝政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刘秀始终认为,既然王莽效法周公,托古改制的政治实验已然失败,那么也就说明古学在政治上仍不够成熟,而今学对汉朝政治仍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注5)。所以从此,东汉官学一向只有今文经学的座位,而古文经学一般只在民间发展。

这就让古文经学大佬桓谭非常恼火了,他一生治学,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桓谭传》),更曾著《新论》二十九篇以探讨治国安邦之策、反对谶纬灾异之说,而效力王莽失败后,他更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刘秀身上,可没想到刘秀也附会章句、尊崇谶记,比王莽的迷信好不了多少,于是他鼓起勇气,多次上朝批评劝谏,但刘秀对此都置之不理,并在一次朝会上当众问桓谭道:“今公卿商议修灵台(天文观测台)之处所,朕欲以谶决之,何如?”桓谭心说你明知道我反对谶的你还问我,我就偏偏不退让,于是坚持己见说:“臣不读谶。”并极言谶之非经,从学术上大肆抨击谶纬之学的荒谬之处。刘秀不由大怒:“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桓谭赶紧磕头求情,磕的脑袋出血,刘秀才饶了他,将他外放到淮南偏远之地去当郡丞,桓谭在赴任途中郁郁而终。

对于桓谭的死,我在史书上没有看到刘秀的半点愧疚之处,因为没过多久,他就“宣布图谶于天下”,竟然将自己搜集的八十一篇图谶提升为官方规定的功令必读书。过去这方面的书,就是再火,也是有点歪门邪道的偏科,被称为“秘术”。而现在刘秀把竟然将此秘术登堂入室,乃至跟四书五经一样,都列为了儒家的重点学科,而使其成为东汉官方意识形态与统治思想,具有了高度的神圣性,被称为“内学”,而正经的儒家经典反沦落为“外学”了。

就像通常所说的,这意识形态的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刘秀这样做,也是为了由官方来垄断谶纬的解释权,以防其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曲解利用,对东汉王朝产生不利的影响。公开这些图谶,将其列为经典,才能防止旁人篡改臆造。如汉和帝时,便有“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袁宏《后汉纪》)。

刘秀贬斥桓谭、宣布图谶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中元元年(公元56年)正月,刘秀离其去世只有一年,可谓非常衰老,但这时他读到了一本谶书《河图会昌符》,上面有一句话说“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竟然马上就一改常态,吵着要去泰山封禅。群臣都很奇怪,前两年你身体好的时候大司空张纯等人都劝你去封禅,你却自谦说自己“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总之坚决不同意。这次怎么又主动嚷嚷着要去爬泰山呢?

原来,刘秀认为在这句谶语中要去泰山际会天命(会命岱宗),向老天做述职报告的“赤刘之九”正是自己,因为他刚好就是刘邦的九世孙(注6),既然老天已经开口了,那么就去吧!

于是,当年正月二十八,刘秀带领文武百官与王侯贵戚离开洛阳,浩浩荡荡赶往泰山,只花了半个月,便长途跋涉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泰山脚下,先斋戒七日,然后拖着老迈的身躯开始爬山。古时泰山,交通不比今日,极其险峻难攀,即便提前派了一千五百民夫上山整修道路,然而仍是崎岖难行,这些个老领导平日养尊处优惯了,何曾受过这等苦楚,不少人体力不支,僵卧石上小憩,老弱者更是直接晕倒路旁,然而也没人搭理,过了好久缓过气来,接着再往上爬。刘秀身为皇帝,虽有步辇乘坐,但因为年纪太大,也折腾的够呛,一整天大典下来,直到深夜才摸黑下得山来。

为了这破谶语,刘秀与一些老臣至少把自己的寿命折腾少了好几年。三月份,积极倡言并主持操办封禅的大司空张纯病死在了回程的路上;司徒冯勤也只再过三个多月便病重去世。而刘秀比他们也就多撑了一年而已。

现在问题来了,刘秀身为一代圣主,却为何对谶纬这些迷信的妖妄之言如此执迷呢?史书上还说,有一次刘秀读谶书,读得过于入迷,突然发病昏了过去。所谓“读书读昏了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看来,这已经不能光用有利于政治统治来解释了,这已经近乎于刘秀的一种执念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让儒家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在刘秀这里彻底走偏呢?

其实,这不怪刘秀,这谶语实在由不得他不信,因为这宿命的安排,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实在太诡异了!

你想想看,三十多年前,刘秀只是乡间的一个朴实农夫,既不善应酬,又为人柔和谦恭,看不出半点枭雄气,这辈子似乎就是安静的做个美男子,然后娶个农妇,喝点山泉;到后来去长安读了太学,有了点见识,其最大的梦想也就只是执金吾与阴丽华,无非在长安做个高官,拥个美女,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此生足矣,何曾想过当皇帝!

可是,老天好像并不这么认为,它似乎对刘秀早已作出了另一副安排,刘秀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这就是他的宿命。

不信的话,咱们可以看看刘秀的一生,由不得你不信哪!

还记得吗?我们前面说过,早在刘秀出生之前,天下就已流传着“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为此,王莽新朝的国师刘歆还将自己改名为刘秀,试图冒领,结果事败自杀,受到了老天的惩罚。

而刘秀出生之时,老天也在不遗余力的展示自己的天意。

刘秀他爸是济阳县令,因济阳县衙太过卑下潮湿,他爸就偷偷打开县衙旁汉武行宫的后门,让他妈在行宫中待产,刘秀出生的那一刻,整个行宫突然赤光四射,一时亮如白昼。他爸大感奇异,于是找来算命师算上一卦。算命师屈指一算,顿时被天命吓了个半死,说了句:“此兆吉也,不可言。”然后落荒而逃。

济阳老百姓也永远记得刘秀出生的那一年,因为县令的儿子一出来,济阳县便迎来了久违的大丰收,更出现三株神奇的嘉禾,每株一根茎九个穗,且比一般的作还物要长一二尺,甚至还有乡民多次看到了凤凰在济阳上空聚集。

这么多的祥瑞,一个接一个,实在让人不得不对此产生想法。

另外,在刘秀出生的这一年,汉哀帝听信了一部《包元太平经》的说法:“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于是宣布“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举行仪式,改元建初,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但这场“冲喜”闹剧并没能延长西汉王朝的国祚,反而没过几年,汉哀帝就病死了。

看来,汉哀帝并不是真正的汉家更受命之人,此另有其人也。

当然,也许一切只是巧合,但为何刘秀偏偏出生在这一年?这难免又让人浮想联翩。

接下来刘秀长到十六岁,跟随家人回到老家舂陵后,著名的望气者苏伯阿途径舂陵,忽然莫名其妙发表了一个惊人言论:“美哉!王气郁郁葱葱。”

与此同时,王莽因钱币为金刀暗合刘姓(“劉”字为“卯金刀”组成),故将钱币名称改为“货泉”,而在篆书里,泉字拆开来是“白水”二字,货字拆开来是“真人”而在,乍一看钱币上好像刻了“白水真人”四个字。

而王莽不知道的是,刘秀的老家舂陵,还有一个名字叫“白水乡”。这“白水真人”四个字,简直就是在诱惑舂陵刘氏造反。

总之,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一股神秘力量正在慢慢积聚之中。

而到了刘秀二十八岁之时,也就是舂陵刘氏将要起义的前夕,南阳谶纬大师蔡少公又当众宣布:“依老夫所搜之谶,刘秀当为天子。”

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当然都是非常隐晦的,如此便可衍生出多种解释,以增加应验的概率。可刘歆与蔡公找到的这条谶语,竟如此直白,指名道姓,不容置疑,当时谁会相信,刘秀这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农夫真有一天会当上皇帝?

刘秀当然不信。他的哥哥刘縯更加不信,且不说王莽势力正强、天下英雄又那么多,就算在刘氏宗族内部,也都人才辈出,比刘秀名气大、能力强的数不胜数,至少刘縯就自认为比刘秀更适合当皇帝。

可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一件比一件出乎意料。冥冥之中,老天似乎在一步步的为刘秀能当上天子铺路。

李通好好地当着他的宛城大富翁,却偏偏要相信“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样的谶语,拼死全家也要拉着舂陵刘氏一起造反。

王莽好好地当着他的皇帝,却偏偏要折腾,搞什么“托古改制”,结果搞得天下大乱义军纷起。而王莽好不容易纠集了百万大军给大将王邑让他去镇压,而王邑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去打,却偏偏脑子进水要去惹刘秀、死乞白咧非得打一个小小的昆阳,结果竟在极端天气下被刘秀一击反杀。

这也就算了。接下来刘玄当上了皇帝,又不好好当,还非要作死去得罪赤眉军,结果被赤眉攻破长安给杀了。

后来赤眉军得了长安、拥立刘盆子为帝;可他们又不好好坐江山,非要烧杀抢掠,杀得长安绝无人迹、抢无可抢,最终饥困交加、只能栽到刘秀的口袋里投降。

就连刘秀的老哥刘縯,也在前途一片光明之时非要作死,结果最后惨死在绿林军的暗算之下。如果刘縯还活着,这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刘秀来坐。

还有,自从刘秀跟随老哥刘縯起兵以来直至称帝,他先后参加的战役不知凡几:惨烈如小长安之战,刘氏宗族死伤过半,刘秀二哥战死、二姐被杀,偏偏刘秀活了下来;夸张如昆阳之战,刘秀引三千死士为前锋,直冲百万莽军,亲冒矢石,在枪林箭雨之众竟然毫发无损,连个伤疤竟都没留下;还有惊险如尤来之战,刘秀与大部队打散,被流民军迫至一处高崖边,刘秀誓死不愿被俘,只能跳下悬崖,但他竟像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般,命大到离谱,跳崖都死不了。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保驾护航,运气爆棚,危急关头总有天助。

这人哪,如果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还有,刘縯死后,刘秀被派去河北宣抚,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命题。燕赵民风彪悍、幽州突骑精锐、河北宗室跋扈、野心家遍地,还有百万流民武装,这简直就是龙潭虎穴,刘秀却只能带了几十个人前去招降纳叛,结果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追杀,而只能惶惶如丧家之犬,千里逃亡,可刘秀却每次都能大难不死、死里逃生——滹沱河好好的奔腾着,听说刘秀逃来了,一夜之间结成坚冰让他们通过;还有一次刘秀在暴风雪中迷了路,也会突然冒出个白衣老父指点他们去信都找到支持力量。

此何解?此何解?

最夸张的是后来的铜马之战,四十万铜马军投降刘秀,刘秀却大胆上演了一出“单骑劳军”,来安定降卒之心——此等举动虽大智大勇,却未免太过轻率鲁莽,若铜马降卒中但有一二恐怖分子,刘秀必有死无生。比如后来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也学着刘秀来个推心置腹,盔甲都不穿就跑去找农民军嘘寒问暖,结果被人一反水当场戳个透心凉。

只有刘秀,怎么浪都没事儿,四十万铜马降卒之中,竟然没有一个恐怖分子,甚至连一个扔鞋子的反对者都没有。刘秀在铜马营中与兵同乐,其乐融融,和谐的让人不敢置信。

此何解?此何解?除了奇迹,除了天意,无法解。至少对于刘秀这样的古人来说,他只能相信这是上天在为他指引道路。他这辈子,注定就是要当天子,所以没当上之前,绝无可能会死。

至此,我们终于能够理解。当诸将劝刘秀称帝,刘秀以更始帝刘玄尚在,几次三番拒绝;而当儒生强华带着谶纬书《赤伏符》出现,献上一句谶语后,刘秀就立刻称帝了。

至此,我们也终于能够理解。刘秀一生崇尚节俭,做什么都不舍得花钱,唯独对各种敬天祭祀活动,他非常舍得花钱,他对“天”的信仰与敬畏,是发自真心的。

至此,我们也终于能够理解,刘秀为何会对图谶如此之执迷,为之生,为之死,为之昏了头。

因为他这辈子有太多的命中注定,这让他感到战栗、感到痴狂——刘秀当为天子,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逃不掉,躲不开,这就是宿命。

而至此,我们也终于能够理解。桓谭这些古文派儒生不信谶语的态度,为何会让刘秀大发雷霆甚至差点要杀人,因为在他看来,儒生所否定的并不仅仅是谶语本身,更是他的天命,是他上位的正当性,是他整个成功的人生。

最后顺便提一下此后谶纬在中国的发展。明、章帝时期,东汉朝廷沿用了光武帝重视谶纬的传统(注7),并进一步加以规范。如汉明帝便让樊鯈等人用谶纬来正五经异说,“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与公卿杂定郊祠礼仪,以谶记正《五经》异说”。汉章帝则在建初四年(79年),下旨召集太常、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齐会白虎观,讲议五经与谶纬。会后,章帝又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最终由大儒班固整理撰成《白虎通义》,该书以谶纬“正经义”,试图统一儒教体系与社会伦理,最终形成东汉帝国的基本统治思想与神学法典。几年后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又下诏规定朝廷制定礼乐制度必须依据谶纬之书,甚至让侍中曹褒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於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

归根结底,谶纬系统是西汉成、哀之际某些今学公羊派儒生在受到古学威胁之后,为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而自我发挥的一些神学思想,其基本主张是要宣扬孔子为汉家立法,其基本主旨是为汉朝服务,是站在汉朝立场上试图扭转其衰颓之势以维持其统治的(注8),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东汉王朝的重要政治学术资源。有鉴于此,古文经学也慢慢开始吸收谶纬思想,以拓宽自身的学术道路。比如东汉古学大师贾逵就将古文经学与谶纬术数进行了结合,大大提高了古文经学在东汉朝廷的地位;而另一位东汉末年的古文经学大师郑玄更遍注群纬、以纬注经,并在死前用谶来预测自己的寿命。甚至就连董卓迁都也知道用《石包谶》来说动朝廷大臣。看来,谶纬精神已深入儒家士大夫骨髓,其不仅推动了魏晋南北朝赋的繁荣,还被道教佛教大量吸收,直到隋炀帝时才被正式禁毁。

注1:见袁弘《后汉纪》:“初,军旅间贼檄日以百数,上犹以余暇讲诵经书,自河图洛书,谶记之文,无不毕览。”

注2:孔子后裔孔鲋在秦朝时藏了一部分书在孔子故居的墙壁里,称“孔壁藏书”;另外汉武帝时河间王刘德热衷儒家学术,也收集了很多古书,但这些古书后来都被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一般人看不到,也看不懂。

注3:班固《汉书》中记载灾异与阴阳学说的《五行志》,基本沿袭刘歆之说,后世《五行志》也相继沿用,影响深远,详见陈侃理《儒学、数术与政治》。

注4:王莽前后共建了一千七百多所祭坛,广祭天下各路神祇,各类祭品也极尽奢侈,据说有三千多种,其中不乏大雁、锦鸡、麋鹿等珍禽异兽。

注5:事实上,从董仲舒开始的整个今文经学,就是在附会经典所记的圣贤言论,替汉政权进行道德或政治的辩护、粉饰与阐释。所以在学术倾向上,古学尊周公,主张“以礼为治”,一概推崇复古,德不如礼,汉不如周;而今学尊孔子,主张“以德化民”,并认为汉家刘氏乃尧帝的后代,当遵循尧道治天下。而在《尚书·尧典》的记载之中,尧正是古代先王中“以德化民”的典范,他“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正是刘秀“尊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的重要理论指导。

注6: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句谶语中的“赤刘之九”指的是另一位刘邦九世孙,汉成帝刘骜。因为谶纬之书正是大量出现于成、哀之间,编书的儒生想利用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撺掇成帝封禅,以粉饰太平,维持西汉那摇摇欲坠的统治。

注7:见《后汉书·张衡传》:“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注8:在汉武帝以后,孔子的地位便逐级提高,到了西汉末年,已被尊为“素王”。也就说,孔子本是受了天命来做天子的,只不过在现实条件限制下,没有实现这个命运的安排,所以他留下很多经典,“为后王立法”。而据《后汉书·苏竟传》:“孔丘秘经,为汉赤制。”章怀注:“秘经……即纬书也。”同书《郅恽传》:“汉历久长,孔为赤帜。”章怀注:“言孔丘作纬著历运之期,为汉家之制,汉火德尚赤,故云为赤制。”按照这些说法,纬书就是孔子为汉制法之作;且做纬书之时的孔子已升天为神,比“素王”更具权威性。

1 阅读:159
评论列表
  • 2023-06-27 07:22

    风气如此,不问苍生问鬼神。

新波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