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保存实力,固守初心,机会来时才能再造辉煌|否卦

璞因挲果 2025-03-14 10:51:10

否是泰的覆卦,当通泰倾覆后便是否的闭塞。否乃是天地闭不通而万物不生。涉及人事,泰是上下相交同心同德,而否则是上下不交,而志不同,而各行其是的团队,终将溃散。

否卦的结构是坤为地在下,乾为天在上,在古人看来,天在上而地在下,这代表的天地隔绝,因为天向上而地向下,这是背道而驰的现象。体现在社会人事上,就是上下层沟通不畅,导致小人不受约束而群起作乱,最后导致团队溃散。

同时也告诫有才能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君子,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中,首先考了如何自保,留得有用之身才能在否极泰来后继续发光发热,这便是逆境之中,君子的自处之道。

卦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若说泰卦所体现的是通泰的盛世,而否卦所体现的则是闭塞的乱世,此时君子道消而小人道长,正是匪人横行之世,因此“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在小人横行的混乱环境中,君子如果不知变通选择与小人硬刚是相当危险的。

《周易》以阳为大,阴为小。泰卦的小往大来,乃是阳刚来而处于积累阶段,阴却则处于消散阶段,体现在社会人事上则是君子得到重用而小人被当权者疏远的祥和盛世景象。

但否卦与之相反,则成了阴来而聚积,阳去而消散,乃是小人被宠信,而君子被疏远的乱世之象。如此匪人聚集的乱世,自然不利君子太过于突出,乱世之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任何一个时代治国无贤人,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啊,而在一个团队或者公司,小人窃据高位,一样是极具破坏力的。在政治上,上下不交,小人当道,那么整个国家的运作体系将成为一盘散沙,如此以往,那么国将不国。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团队来说,管理层没有凝聚力,而基层人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团队也是长久不了的。

否卦以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在萧条的乱世中,君子小人的众生相。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初九以阴爻居阳位,因此其个性略显急功近利。但是,否塞的时代毕竟不同于通泰的时代,虽说否卦内卦阴爻与外卦阳爻皆属于正应的关系,但否塞时阴阳不调,上下不交,因此内卦阴爻和外卦阳爻不再有相应的关系了。作为有心上进的初六,处于这小人当道的时代,又上无应援,面对的实在不是一个宜求取上进的局面。因此断词称“贞吉”,且唯有蛰伏静待时机,在闭塞的乱世才可能亨通。在《周易》中,贞吉宜守静,而征吉则宜动,动则吉,因此泰卦中,初九征吉。也正体现了,乱世中小人宜动,而君子宜守。

在否塞且小人横行的时代,君子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因此身处底层的君子更应协同应对,如“拔茅茹,以其汇”,与志同道合者蛰伏自保,留存实力,以待时机而动。当然,君子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为了社稷保留君子之道为将来的盛世留存有生力量。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二阴爻居柔位,有至柔至顺之相,好在他居中得正。身处衰乱之世,恰逢小人当道时。但小人毕竟不同于莽夫,对于君子小人不一定用威逼,也可能以利诱的手段来笼络之。

而六二虽中正,却也能以柔应对,这便是“包承”,能以融通承顺的姿态来应对小人的利诱拉拢。处于小人当道的乱世中,君子要持守正道尤为不易,只不过由于个性和面对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应对之道。初九有才华有能力亦有志向,但居下名声不显,此时只需不妄动,藏敛锋芒,蛰伏守护初心即可。

但六二所处的是三才中人位之上,在基层已经颇有声望,必然会受到小人的关注,甚至以利诱拉拢。因此六二所要面对的则是在小人的糖衣炮弹下,如何谨守自己的中正底线。六二的策略则是,“包承,不乱群也”。

君子在否塞的时代虚与应对小人的同时,内心的底线能丢,在心中还是需要坚决的与小人划清界限。且不可因柔顺,在一次次的虚与委蛇中逐渐模糊了自己内心的界限和底线。

六三:包羞。

对六三的评价相当简洁直接。谓之“包羞”,便是包容小人为非作歹,终至蒙羞。若说否卦内卦三爻都属小人,但这里的小人还不至于上升到道德评价,毕竟在《周易》创撰之时,小人还可指代出生白衣寒门,地位不高的小人物。

在否塞的时代,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大理想,只不过身处衰世,是坚守内心道德底线,甘居于下以待合适的时机,还是包容小人的拉拢同化,逐渐模糊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与小人同流合污谋求利益。对于某些人来说或许是个两难的抉择,毕竟合适的时机什么时候回出现,谁都不知道,等待升平盛世看似遥遥无期,因此有人守住底线,如初九甘愿收敛锋芒,自守于平凡;有人表面与小人周旋,内心坚守自己的底线如六二,自然也有人最终在小人的攻势下沉沦,与小人同流合污,落得包羞的下场,这便是六三。

从卦象来解释他为何会沦陷,在于“位不当”。

在《周易》中,每一爻所处的位置,既体现了他身处的客观环境,例如初位为最底层,九五为尊位。但也同时体现了每一爻的主观特质和自我修养,而这些则以阴阳中正来体现。如否之六二,虽过柔至顺,缺乏对抗精神,但他居正处中,内心可以坚守中正底线,且阴柔本质也让他寡欲喜静,不容易被利诱。但六三则不正且过中。阴居阳,位不正,说明他外在的表现志刚,但内在素养不足,这便是他志大而才疏的体现,居下卦上位过中,则行事容易出格。本身就不具备中正的品行,自然就容易受小人蛊惑而同流合污,辱没君子之道而被正人君子所摒弃。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泰卦过半入上卦则泰将转否,而否卦一样在过中入上卦时候,将逐渐转泰。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不因人力而改变,而古人将这种客观规律的转变对人的影响称为命。

九四正处于否卦过中之际,正是否将转泰时候,此时正是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力挽狂澜济否之机,因此称呼九四“有命”。九四若能抓住此时机,因势利导的发挥自己的才华能力,或许将成济否之功,而这事顺应天命,自然不会有问题的。

且九四居上卦乾体,具备刚健之才,又近君位,因此九四的才华若能得以施展,不单单自己将受益,与自己同阵线的诸阳爻也将共同受益,这便是“畴离祉”,畴为类,离乃丽,祉为福祉。

为何九四可以有命无咎。因为九四能抓住时机,积极主动的顺应天时而动,充分发挥了阳爻在乾体中的能动性,这是实现他的志向的表现。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若说九四是闭塞的否世出现转机将转向通泰之际,而九五则是闭塞休止,衰世渐入升平之际,这便是否之休,爻辞称“休否”。当休否之际,宜在有德之君带领下有序恢复社会秩序,让邦国稳健步入升平之世,因此爻辞称“大人吉”。

而九五阳刚居中得正,正是这样一位刚决果断之君,力主推动时代想着升平之际发展。但居中得正的九五又不至于操之过急,使得时代更替失序而又引发乱象。毕竟休否之际,否势并未完全消退,此时还需求治而不忘乱,居安而不忘危,此时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眼看功将成之际,更是不可掉以轻心,君子时念“其亡其亡”,心怀戒惧危亡之念,稳扎稳打推行政策,才能让安平盛世如“系于包桑”。此以桑树为喻,桑树根深稳固,丛生的桑林更是稳固难以撼动。

若将九五的场景应用到现今时代,正如一个团队刚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散乱的人心刚刚收拾尚未稳固。此时所需要的就是一位有魄力的决策者,既能力挽狂澜带领团队迎向新气象,又可以居安思危,施行稳妥实在的策略,让团队的凝聚力更为稳固,才能迎向更多的挑战。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倾否”是以人力主动倾覆否世,若换个顺序说否倾,则是描述否世倾颓的客观事实,而少了人力作用的因素。可见爻辞所鼓励的当否势转衰时,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倾覆否之颓势,并积极塑造泰势,最忌被动等待,而随波逐流。上九以阳刚之质居乾体之极,因此他是有能力也有动力去倾否将局势扭转入泰。

然而,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倾否需要有决心,有毅力,毕竟否势虽衰颓但俞威犹在,想要扭转否势还需要一番艰辛奋战。因此爻辞言“先否后喜”,颇有一番先苦后甜,苦尽方有甘来之意。而立志倾否的君子,唯有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乐的觉悟,才能力挽狂澜,尽着倾否之功,才能让泰势系于包桑。

“否终则倾,何可长也”。说明天下本就无久否之理,否势终究要被倾覆的,因此当时机来时,我们应顺应天时,趁机而动,倾覆否势而将时局导入有利于我们的局面,如此才能占尽先机,先人一步占领风口。

唯有在时机来时积极主动把握,并以决心和毅力改变时局,创造机会才能更好的把握时势,创造先机。行业的风口并不是靠被动等待而来的,而需要看准时机,以魄力抢占先机。

《周易》的核心在个“易”字,所谓的“易”就是变化。天地万物,人生世事都在变化中不断地演化,就如泰极否来,否极泰来这也是人事所不能更改的自然规律。如同佛法中的“成、住、坏、空”四阶段,有成与住,自然有坏与空。

因此,当由盛转衰,治世变乱世时候,有能为有志向的人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并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件充满挑战的事,正如冯道在乱世之中百朝为臣,既保全了自己又保护民众,还为即将到来的盛世留存了中原文化,功不可没。

正如人生之中,在最困难的时候,唯有坚守初心,保存实力才能在转机来临的时候,把握机会,再创辉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