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海峡对岸的台岛地方没多大,岛内死硬分子和宵小之辈的气焰却很是嚣张。在“倚武拒统”一事上,台当局不仅以“向美国交保护费”的方式,买到了不少美制装备,其还试图大搞所谓的“自力更生”,自行研发一部分技术类重装备。然而,小小的台岛基本也就那点轻重工业水平了,根本无法在真正的现代技术密集型武器的研发方面,拿出什么像样的成果。
岛内媒体的报道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地区陆军将取消“猎豹”轮式突击炮的研发专案,理由在于其最多仅能搭载105毫米口径线膛炮,无法升级到搭载120毫米口径滑膛炮的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岛内陆军的反装甲火力强度。看起来,几年前曾被诸多岛内媒体所炒作和追捧的所谓“‘猎豹’轮式坦克”项目,基本就要告吹了。
行驶测试中的“猎豹”
说起“猎豹”,当年可是颇受台湾陆军高层的期待。按照计划,“猎豹”将搭载一门120毫米口径主炮,可在反装甲作战中发挥出比台军现役的M-60A3和M-48H等主战坦克更强大的威力,因为后两者仍在使用早已落伍的105毫米口径主炮。同时,凭借轮式底盘的高机动性,“猎豹”有望实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效果,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对抗解放军登陆部队使用的地面载具。
“猎豹”的炮塔体积很大
然而,从项目开始之初,就曾出现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声音,即“岛内的车辆工业技术和火炮技术有限,恐难以实现大口径高膛压滑膛炮装上轮式装甲车”的目标。现在看来,这番话还真应验了,显然是内行才能点出来的问题。
解放军11式突击炮的炮塔尺寸很协调
我们知道,大口径高膛压滑膛炮射击时,会产生相当大的后坐力。在此类火炮上车一事上,人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应对巨大的瞬间后坐力。一是加大车重、尤其是车辆底盘的重量,以承受住火炮射击时后坐力;二是开发低后坐力火炮,如通过综合运用延长后坐距离、增加炮口制退器、换用新型炮钢等手段来降低后坐力,进而让车重不那么大的车辆底盘,也能搭载和运用大口径火炮。
日本陆自16式突击炮的炮塔也并不突兀
而对于车重通常远小于履带式底盘的轮式装甲车底盘来说,加大车重这条路基本是不可能指望的,故其只能选择寻求低后坐力火炮。于是,事情一下子就超出了岛内军事工业的能力上限了。从现有的“猎豹”突击炮样车来看,其给人的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就是“头很大”,即炮塔尺寸和底盘显得有些不匹配。
意大利“半人马座”突击炮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岛内“玩不出”合格的低后坐力火炮,在降低火炮后坐力一事上,基本只会“延长后坐行程”这一招。而延长了后坐行程,自然就需要把包裹炮身后部的炮塔做得更大一些,这样才能让炮塔空间足以容纳炮身的向后运动。相比之下,同样搭载105毫米口径主炮的解放军11式轮式突击炮、日本16式轮式突击炮、意大利“半人马座”轮式突击炮等,均在炮塔尺寸方面做得比较好,丝毫没有岛内“猎豹”宛如“大头儿子”一般的表现。
“大头儿子”一般的“猎豹”
而这还只是在搭载105毫米口径主炮上的表现,在没有像样的低后坐力火炮技术的情况下,如果最终“猎豹”真的强行装上了后坐力更大的120毫米口径主炮,那其会“头大”到何种程度呢?还有多少实用价值呢?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都不乐观。台当局和军方高层放弃继续硬搞超出自身能力上限的“猎豹”,也算是难得地做了个正确的选择,顺便也给解放军省了点事,这不挺好的吗?
三尺青锋
在弯弯买买买交保护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自研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同样,以武拒统和媚外拒统这条路更是死路一条!
用户10xxx91
台湾这些武器[滑稽笑]看样卖二手可以卖不少钱[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