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利好:地产有逐渐企稳回暖的迹象,从而为消费复苏奠定了基础。
近日,据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TOP 100 房企销售总额为4479.9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1月大幅收窄10.6个百分点。2月单月,TOP 100 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17.3%。本月,多地通过举办房交会、购房节,推出高质量“好房子”等形式,促进需求释放,带动楼市延续回稳态势。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还显示,2025年1-2月,TOP 100 企业拿地总额1998.6亿元,同比增长26.7%。土地市场点状回暖、“开门红”行情延续,TOP 100 企业拿地总额同比两位数增长。
据悉,上海二手房市场正在快速反弹。2月网签量接近1.7万套,同比大涨约120%,创下近三年同期最高纪录。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研究认为,春节前后,DeepSeek概念引燃A股和港股科技板块投资热潮。展望2025年,除了科技,一些存在较大预期差的领域同样值得关注。荀玉根认为,2025年有三大潜在的预期差。预期差一是房市企稳,今年政策加码下地产有望量价企稳,基本面好转或推动地产股修复。预期差二是消费恢复,若楼市企稳、“两新”加力扩围,消费数据修复或带来消费股重估。预期差三是外资回流,当前外资低配中国权益资产,随着科技突破及基本面回暖带来中国资产重估,外资有望逐步回流A股。
据了解,从地产销售看,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21年17.9亿平方米高点降至2024年的9.7亿平方米、下跌了46%,对比海外我国调整幅度已超过美、日;
从地产开工看,2024年全年新开工面积较2021年高点下跌超过60%,调整幅度与美国接近、已超过日本;
从地产投资看,2024年地产投资较2021年高点下跌32%,回调幅度与美国相近。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单位:亿元)
这些数据,足以看出地产量价的调整幅度十分显著。在显著调整后,政策持续加码催化,因此,未来房市可能逐步企稳,甚至会超预期修复。如果地产量价企稳回暖,对白酒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认为白酒板块短期维度内将持续受益于市场对地产链阶段性企稳、消费提振等乐观预期,有望呈现阶段性估值提振。”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全年维度看,产业当下已处于渠道利润底,后续将经历库存底和业绩底,2025年第二季度依旧是全年压力测试最关键节点,企业分化或进一步加大。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过去消费高端酒的三大行业是房地产、大基建和金融行业高管,但是随着这些行业进入调整期或遭遇降薪,整个高端酒行业目前面临着巨大调整。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不敢消费、无钱消费或者是不愿意消费,造成整个酒业库存如堰塞湖一样去化缓慢。但是现在,随着房地产行业开始好转,商务应酬增加,从而增加白酒消费,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白酒行业上下游的信心。
事实上,地产企稳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影响,除了消费场景如商务宴请和高端消费等的恢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产行业的企稳,有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财富效应和消费意愿,从而带动白酒消费的增长;
二是地产行业的企稳,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白酒行业的整体预期,增强投资者和渠道的信心,从而有利于价格回升及去库存;
三是对白酒消费结构也可能有所影响,此前,消费降级趋势明显,高端及次高端价位成为了价格倒挂的重灾区,而地产企稳后,这一局面有望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