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南海办公室,李鹏总理在缝补自己的衣服,一张罕见留影

六加七汗青 2024-05-23 08:44:08

李鹏在缝补破旧大衣

198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坐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这是他在缝补自己大衣的场景,是秘书给他拍摄的。这张照片拍摄时,李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不久,当时他分管能源、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工作。

这张照片后被李鹏收录到自己的回忆录《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中,曾令无数人感动。对于这张照片,李鹏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的,“当时在检查整理自己衣服时,发现自己的大衣被虫子咬了个洞,从衣边抽出一个线,自己补了起来。”

作为一个大国的副总理,李鹏平时工作繁忙,可还是抽空亲自缝补衣服。如果不是真实的照片,很多人根本不敢相信。从李鹏拿针线缝衣服的姿势来看,他明显经验丰富,这说明他经常缝补衣服。

李鹏总理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李鹏的办公室面积并不大,他身后靠墙很近,办公桌靠着窗户摆放。同时,李鹏身上的这件外套他穿了很多年,后来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时,他在外出视察时经常穿着。

对于很多人来说,只知道李鹏曾经担任国务院总理,殊不知他的父母很了不起。事实上,李鹏这种为人处世风格,深受父母的影响。李鹏,四川成都人,1928年10月出生于上海,父亲是革命烈士李硕勋。

李硕勋跟周总理是革命战友,两人关系非常密切。早在五四运动期间,李硕勋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积极投身革命行动。当南昌起义爆发前,李硕勋已经领导了多次学生运动,还被推举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总会负责人。

李硕勋和妻子赵君陶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时,李硕勋、聂荣臻等人率领第25师主力部队参加,改编为起义军第25师,李硕勋担任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后,李硕勋先后出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委组织部长、浙江省委代理书记等职,而妻子赵君陶则一直跟着他身边,期间担任中共中央妇委会秘书。

1931年5月,因革命斗争需要,党中央指示李硕勋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七军政治委员,途中又改任命中共两广省委军委书记,驻地在香港,当时李硕勋是带着再次怀孕的妻子赵君陶和年仅3岁的儿子李鹏一起前往。

当年8月,组织上安排李硕勋前往海南策划扩大琼崖纵队的游击战争,因叛徒出卖,后在海口被捕入狱。李硕勋在狱中受尽了折磨,他宁死不屈,后于9月5日英勇就义,年仅28岁。在狱中,李硕勋感到凶多吉少,于是秘密写下一封遗书。

李硕勋的遗书

这封遗书在李硕勋就义10天后,才送到赵君陶手中。我们无法想象,当赵君陶看到丈夫的遗书时是多么的悲痛。这封遗书全文如下:

“陶: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勋 九·十四”

赵君陶来不及悲伤,已经有4月身孕的她带着儿子回到上海。当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担任机要科长戚元德和另一位同志在上海迎接赵君陶母子,她后来在延安时对李鹏说:

“当年在上海码头上接到君陶,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挺着一个大肚子,手里领着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那就是你。我看到后感到十分的心酸和悲痛,两人互相拥抱大哭了一场。”

邓颖超和李鹏

赵君陶在上海生下女儿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四川。随着白色恐怖日益严重,赵君陶将孩子放在娘家,自己则以教师的身份,在成都多个学校当老师,目的是为了掩护自己的地下党身份。即便是再困难,赵君陶也没有忽视孩子的教育,想办法将李鹏送到成都最好的小学读书。

1939初,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赵君陶被调到重庆战时保育会直属第三院工作,职务是院长。不久,邓颖超秘密来到成都李鹏的外婆家。当时日军空袭成都,李鹏在一次空袭中头部受伤,加上保密需要,于是邓颖超将他秘密带到重庆周公馆,跟自己吃住在一起。

李鹏在回忆录中深情写道:“因为周恩来已经到延安去了,所以邓妈妈就把我安置在她的房间里,和她一起吃,一起住。她还为我请了医生,给我做了检查,换了药,我的伤口也在逐渐愈合。”

邓颖超和李鹏等孩子合影

由于李鹏在成都时正在上中学,邓颖超跟周恩来商议后,将他送到教育家陶行知在合川草街子的古圣寺开办育才学校读书。然而,随着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党中央出于安全考虑,将一部分人的亲属撤到延安,李鹏也在其中。

这里插一句,大家都知道周恩来和邓颖超没有子女,但他们将很多革命烈士子女视为己出,给了如亲生父母般的关爱。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李鹏后来出任国务院总理后,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说法,“李鹏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养子’。”

笔者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对此,李鹏也给予了公开回应,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周总理、邓妈妈与我的关系,就是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有人传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周总理、邓妈妈关心的烈士子女,不止我一个,他们同样关心爱护其他战友的子女。我们都称他们周伯伯、邓妈妈。”

周总理和邓颖超

1941年2月,李鹏等一百多人抵达延安。在出发前夕,李鹏来到重庆红岩村跟母亲赵君陶和邓颖超分别拍下一张合影。那时延安是很多进步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李鹏一到延安便被安排继续学习。

因为敌人的封锁,延安地区条件艰苦。李鹏居住的窑洞破旧,经常8到10个人住在一起,冬天潮湿阴冷,很多人手脚都是冻疮。李鹏晚年对延安的苦难生活记忆犹新,他说:“窑洞本身就不大,只在门框的旁边开了一扇窗户,到了夏天非常闷热,有的同学就把自己的被褥搬到外面露天睡觉。到了冬天,特别是11月以后到次年3月,非常寒冷,日子更不好过。”

延安的艰苦条件没有阻止李鹏的人生追求,他一度还被毛主席刮目相看。1942年一天,李鹏跟着陈云去中央机关食堂吃饭,偶遇毛主席。当陈云告知李鹏是革命烈士李硕勋的儿子时,毛主席颇为感慨,鼓励他好好学习,要继承父亲的遗志。

毛主席

众所周知,毛主席有一个保持一生的习惯,就是读书。在跟李鹏交谈中,毛主席得知他正在阅读《三国演义》,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询问他对书中哪个人物最敬佩时,李鹏给出的答案是曹操。

如果大家关注毛主席对三国诸多人物的评价,就知道他对曹操的评价颇高,早在课堂读书时就对曹操十分推崇。当年毛主席在《讲堂录》中写道:“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

如今听到年仅14岁的李鹏也喜欢曹操,毛主席想知道原因,便让他举个例子。李鹏提到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将从袁绍那里发现的私通信件,当着自己的部下面烧掉,这让他的部下感动不已,从此对曹操不再有二心。

李鹏(后排左)在苏联

毛主席笑了,只见他拍了拍李鹏的肩膀,对一旁的陈云说:“这个娃娃很了不起,你们要好好培养他,将来他一定是一个人才。”事实上,周总理和邓颖超也特别关注李鹏,对他的要求严格。

李鹏在延安学习生活了5年时间,他从一个少年成为追求进步的青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李鹏请求去前线工作,得到了组织上批准。1948年,李鹏等人又前往苏联学习,这党中央安排的,目的是为新中国建设储备亟需的人才。

当时李鹏是哈尔滨油脂厂协理、党支部书记,他一度不想去留学。李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未曾想赵君陶直接给予批评,不要因为当前工作顺利就不愿提升自己。李鹏去了苏联后,最终选择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

李鹏(后排)在苏联

1955年李鹏回国后,他选择到基层工作锻炼自己,历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调度局局长,阜新发电厂厂长。据资料,李鹏在东北工作了11年时间,后于1966年到底调回北京工作,之后职务也越来越高。

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前,李鹏长期在我国电力工业领域工作,为我国电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83年6月,李鹏出任国务院副总理。1988年4月,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李鹏总理回到延安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担任多高的职务,李鹏一直保持着延安时期的艰苦朴素的作风。所以,我们看到本文开始的那张照片就不足为怪了。

46 阅读:19699
评论列表

六加七汗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