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疏通肝经,平息心火,速排肝热

经络技巧 2025-02-13 16:54:53

在生活里,大家时常遭遇各式恼人心事,身体也随之涌现许多不适,如口角生疮、口腔溃疡、鼻衄等,此象多因“肝火”和“心火”失序所致。中医重阴阳之平,以为人身中火能若失衡和谐,即会招致诸多病症。今天,木子跟大家讲讲心火与肝火的区别,以帮助大家平息心火、舒缓肝火,恢复身体的协调与安康。

心火与肝火:一显一隐,各具特点首先,需明确中医所述的“火”并非实火。心火与肝火,犹若人体的双面焰火,一者张扬于表,一者隐匿于里。心火,属于已发之火。当人情急如火,焦躁易怒之际,心火便如明火般炽烈燃烧,难以遏制。心火旺盛者,常感心中如有火山蓄势待发,稍有不顺便易怒难安,夜晚更是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心火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令人难以自持。肝火,则是未发之火。它不像心火那样炽热外露,却更加隐秘而深沉。当人承受巨大压力,心情郁闷时,便仿佛有片阴云笼罩心间,难以驱散,这便是肝火在捣乱。肝火旺盛者,虽然外表可能看似镇定,但内心深处却是波涛汹涌,随时可能因小事而爆发。这种火,更像是暗流涌动的火,不易察觉,却同样具有破坏性。行间穴:舒肝气、泄热火的奇妙穴位

面对心火与肝火的双重困扰,中医疗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高效的应对策略~按揉行间穴,其为疗肝解郁、除烦热泻火的奇穴。行间穴具有畅肝脉、解热毒之效。它的名字寓意深远,“行”寓流通,“间”含指间隙,此穴善通肝经气机,使郁结之热得以消散无余。对于因心火、肝火旺盛而引起的口疮、疱疹、目赤、腮肿、口腔溃疡等症状,按摩行间穴皆能致显著纾解功效。平息心火,行间穴显奇能。当你心绪烦扰之时,舌尖赤红,口腔溃疡屡发时,试尝试按压行间穴实为良方。以拇指按顺时针轨迹搓摩,每次维持5分钟,每日2-3次。如此,非独能缓心火,尚可助肝气顺畅,令心境逐渐归于平和。舒缓肝火,行间穴不可缺。对于肝火亢进的朋友,按揉行间穴更是尤为必要。觉胸中郁闷,口含苦辛、容易动怒或睡眠品质下滑时,更可借力于按揉行间穴来减轻症状。按摩时要全身放松,深呼吸,让每一次按压都成为一次心灵的释放。穴位搭配,灭火效果更佳当然,“灭火”之事,单靠一个穴位虽能奏效,但若能巧妙搭配其他穴位,效果自然更佳。心火过旺时,可配合按摩涌泉穴、神门穴、灵道穴、通里穴,共同作用于心经,清心宁神,令心火无所遁藏。(找不准穴位可以点文章下面的经络穴位查询几个字)

肝火过盛时,则可借助按揉中都穴、章门穴,太冲穴,此诸穴位皆为缓解肝痹、清除烦热优选。以指按揉此等穴位,可纾因肝阳偏盛所致诸般不适。心火与肝火虽同为体内之火,然其本质与表象迥异。借揉按行间穴辅佐之穴,我们可以有效地抑心火之盛、缓解肝火,恢复身体的平衡与和谐。

0 阅读:64
经络技巧

经络技巧

穴位、经络、技术、手法、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