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知识:反坦克导弹制导方式(1)。
二战末期,德国研制出第一种反坦克导弹:X-7"小红帽"。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它没在战争中发挥什么作用,但反坦克导弹潜在优势非常大。因此在二战后,各国纷纷开始研制早期的反坦克导弹,要眼尖手快才能打中目标。因为它们都采用目视光学跟踪有线手控制导,名字比较长,一个个解释。

目视光学跟踪就是射手通过一套光学设备用眼睛看目标,并且一直盯着它。有线是指控制导弹的信号通过这根有形的导线传递给导弹。手控是说士兵用手拨动这根杆来控制导弹飞行。目视光学跟踪有线手控制导,其中的"有线"很重要,但也很麻烦。
后面拖着导线,火箭发动机就不能向后喷,只能把喷口开在侧面,向斜后方喷气,这就降低了发动机效率,影响最大射程。而且导线不能让导弹拽着走,得绕成一卷放在导弹上,一边飞行一边放线。所以导线多长也直接影响最大射程。导弹上可以分给导线的重量和空间有限,导线粗就不长,导线细,放线时又容易拉断,让导弹失控。相比"有线","手控"是更大的麻烦。

导弹尾部有一个曳光管,射手通过光学仪器看目标坦克时也能看到尾部发亮的导弹,然后拨动控制杆发出左右上下偏差信号,通过导线传递给导弹。导弹上的舵机就根据命令偏转,导弹拐向新的方向。

此时射手看到导弹在目标左侧,就应该往右拨控制杆吗?不能。因为导弹这时正在往右飞,而且几乎是横飞了。如果往右拨控制杆,导弹就要转回来,他需要赶紧往左拨控制杆,让导弹向左转向,这样才能不冲过瞄准线,对着目标坦克飞去。除了左右,高低控制也不容易。射手要避免导弹爬升太快,从目标上方飞过,或者俯冲太快,撞到地面。

于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目视光学跟踪有线手控制导技术的很快被淘汰。代替它的是目视红外跟踪有线半自动制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