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中国人不学心理学,我们中国的家庭让孩子学的学科,都是有用的学科。而这个思想使得我们中国人没有去欣赏生活,我们都去工作。但工作永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为了工作。我觉得这个观念我们一定要改。
我了解了很多孩子,就是毕了业以后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一直宅在家里,甚至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然后父母很着急,他自己也很沮丧。那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帮他,或者是引导他去找到人生的意义?
一个就是要有这样的一种时间,一种沟通的时间,就是很多时候孩子的意义感不是说凭他自己的知识、经历和智慧能够想出来的,需要父母的一些指点与一些教导。所以这个沟通很重要的,我是建议每天每个家里至少有半个小时的闲聊,这个闲聊不要去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我们父母亲最爱讨论的问题,你考试怎么又考60分?或者中午吃什么?明天干什么?我们的父母都喜欢这样问。这些事情当然我们应该与孩子交流,因为它有工具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聊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些抽象的问题,一些超出自身利益的一些问题。想一想别人,想一想国家,想一想社会,其实对我们的意义发现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亮仔希望以后我们的父母可以学学一些心理学知识,然后运用到教育孩子的实践当中,当我们想跟孩子闲聊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不喜欢我们问的那些问题的,他觉得那就是一种唠叨,你怎么老是管着我的这些小事。而作为一个睿智的父母,请先学会与孩子闲聊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