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这年眼瞅着就要过完了,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了。回过头想想,现在过年,与其说是过年,倒不如说是在赛跑。
就拿农村过年来说,虽然大致流程没变,但也有了一些新变化。过年的时间,各地就不一样,有的地方中午过年,有的地方下午过年,还有的放到晚上。除了除夕过年时间不同,还有小年、祭灶等各种说法,咱就先不说这些,单说除夕这一天。
按照传统,除夕这一天,全家团聚吃饭。在这之前,还有些小流程,比如贴对联、打扫卫生,还要祭祀祖先,恭敬地请年菩萨。这些都做完后,就放鞭炮。鞭炮一放,就标志着过年正式开始,然后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吃年饭。
可现在呢,有些人在城里有房子,或者家里孩子多。这边年刚过完,没几个小时就得开车去另一个地方,和其他孩子、亲戚一起过年,时间上就变得很紧张。就像我小时候,我们那儿一般中午12点左右过年,老话说过年过得早,明年发财发得早,财神来得快。大家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比赛,看谁更早。一开始是11点半,后来有人掐到11点,一到11点马上放鞭炮过年,就想着明年能发大财,真是挺搞笑的。
我老妈说,外婆家过年要到下午两三点。中午做菜的时候,顺便煮点年糕、吃点饺子之类的,一定要等到下午3点左右才开始过年。还有的地方,直接要到晚上才过年。时间、地方都不统一,各地传统不一样。所以在外面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知道这是在过年了。不像城里,不让放鞭炮,也听不到啥动静,你都不知道别人家啥时候吃饭。也许中午就吃完年饭了,晚上可能去广场放个烟花,然后回家看春晚、吃饺子、守岁,差不多一两点就休息了。
农村晚上过年的,流程也差不多,十一二点春晚结束就放鞭炮关门休息。但早上开门的时间就不确定了,有的人看黄历,有的人就早早开门,迎接新年,祈福迎新。鞭炮一响,就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了。
还有个事儿,大年初一,大家会去祭拜当地的财神爷、土地庙,这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信仰。关键是大家都想早去,甚至天还没亮就去了,就想着能抢个好彩头。现在外面挣钱多的人,去得更早,给的香钱也多。
现在过年,年味变得很快,就像在跑步一样。这都是传统的东西,很有意思,充满了地方气息和泥土味。特别是在乡村,一个村庄四通八达,可能四个方向就有四个土地庙。过年或者大年初一的时候,大家就会去祭拜,寓意着新的一年四通八达、四面来财。这也算不上封建迷信,就是传统习俗的传承罢了。不知道大家各个地方城市里还是乡村里过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东西?反正我觉得这边乡村过年就是这样的味道,就是过年也充满了竞争时间节点节奏特别快,有赛跑的味道。还是有点意思。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