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招募了一些人的新得!
笔笔的世界
2025-01-14 05:22:33
各地用人的观察与心得
以前我担任门店负责人的时候,亲自负责过人员的招募与选拔。来面试的人不少,大概有七八百人,最终能入职的有100人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他们性格、脾气各异,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沉默寡言。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和面试时给人感觉大相径庭的事情。
河南是个人口大省,来面试的河南人很多。整体而言,河南人给我的印象是比较实在的。有个河南小伙子,工作特别卖力,每天总是最早到店里,把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得妥妥当当,对待顾客也十分热情耐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河南人的踏实肯干。他们很在意外界对河南人的看法,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不好的刻板印象。
安徽人来应聘的也不少,大部分表现得中规中矩。不过有个别安徽员工头脑特别灵活,面对突发状况总能迅速想出应对办法。比如有一次店里突然涌入大量顾客,人手一下子不够用,一位安徽籍的员工迅速调整服务流程,合理分配工作,让整个服务过程变得高效有序。
福建人来应聘的数量非常少,而且即便入职了,也几乎干不了一两天就走。他们似乎只是想通过短暂的工作了解市场行情,体验生活。他们内心深处都怀揣着当老板的梦想,哪怕是从小生意做起,摆个地摊,或者开一家像沙县小吃那样的小饭店,也不愿意长期给人打工。所以到最后,公司里几乎没有福建籍的员工。
浙江人来打工的极少,毕竟浙江商业氛围浓厚,很多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经商当老板。偶尔有来应聘的,工作起来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脑子灵活,懂得变通,不管是处理复杂的客户问题,还是应对繁琐的工作任务,都能想出巧妙的办法,以高效率达成目标。有一次公司要推出一个新的营销方案,负责策划的浙江籍员工巧妙地结合了当下流行的元素和本地市场的特点,让方案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海本地的员工有一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工作状态比较轻松,对工资多少不是特别在意,更追求工作氛围开心、舒适,不希望有太大的压力或加班。他们往往形象气质良好,注重个人形象和工作环境的体面,在一些对形象和服务态度要求较高的岗位上,能发挥出自身优势。非常意外与吃惊的是东北的。我一直相信说他们是脾气比较爆比较耿直的那种。可是还有一点我们不清楚他们竟然非常喜欢作假。上面的业绩下来完不成他们私下里很多动作做假这个太超出我的预期了。因为这个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所以印象非常非常差。而且脾气还非常的倔。所以真是一方水土一方的。当然可能这只是一个部分的人,不代表整个地方也没有地域黑啊。
真正能吃苦的要数河南、安徽、江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员工。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不那么优越的家庭,特别勤劳努力。在工作中,无论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是长时间的工作,他们都能咬牙坚持。但在和客户沟通以及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上,他们确实有所欠缺。比如面对一些挑剔的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委婉拒绝,也不太懂得如何巧妙地引导客户,达成自己的工作目标。有时候遇到困难,他们也不太敢主动和上级沟通求助,只是自己默默承受,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通过这么多年招聘和用人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地域性特质对员工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不同省份区域的人,做事的价值观和风格差异明显。同样一件事,吩咐不同省份的员工去做,反馈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这也让我在后续的招聘和人员管理中,更加注重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选择合适地域特点的员工,做到人尽其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