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罗娃:高中毕业后离开中国,进入俄外交部,差点造成外交事故

思真娱娱 2025-02-20 13:07:41

扎哈罗娃,这个名字在外交领域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她曾经在中国生活,高中毕业后扎哈罗娃离开了中国,走进了俄罗斯外交部。

可是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谁能想到她在这期间竟差点造成一场外交事故。

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情况,让这位本应在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人物,陷入了如此惊险的局面?

实际上,扎哈罗娃跟中国的缘分能追溯到四十多年前,1981年,六岁的扎哈罗娃跟着父母到了北京,开始了她在中国的七年生活。

扎哈罗娃的爸爸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是个东方学家,对中国语言和文学很精通,长期在苏联和俄罗斯驻华机构工作,是个实实在在的“中国通”。

她妈妈是个艺术评论家,对法国艺术挺有研究,扎哈罗娃的童年是在北京的胡同和公园里度过的。

小时候的她特别活泼,每次参观游玩后,都会很兴奋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讲给妈妈听,好让妈妈讲给远在莫斯科的奶奶。

回到俄罗斯后,扎哈罗娃得参加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的入学考试。

因为没学过英语,她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很小,但扎哈罗娃靠着流利的中文,还有其他科目上的出色表现,最后被录取了。

大学毕业后,扎哈罗娃在俄罗斯外交部工作,周末还利用自己的中文优势,兼职给中国游客和外国代表当导游来赚点钱。

2003年,扎哈罗娃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完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副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中国人如何过农历新年》。

这篇论文,不光体现出她对中国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还表达了她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扎哈罗娃的工作经历不是顺顺当当的,就算她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还为此准备了五年,可最后因为“没有相关的空岗位”,没能去做跟中国有关的外交工作。

这对她来讲是个挺大的遗憾,不过扎哈罗娃并没有因为这个就不再喜欢中国文化了,她觉得梦想早晚能实现,就算暂时做不了相关工作,也得继续学习和研究。

扎哈罗娃的外交工作是从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局开始的,靠着出色的工作水平和语言方面的天赋,她慢慢升职,先后担任了媒体业务监测处长、俄罗斯驻联合国常设代表处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局处长和副局长。

2015年,扎哈罗娃被任命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成为俄罗斯外交部历史上第一个女发言人,这个任命不只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俄罗斯外交领域的一个新突破。

扎哈罗娃在外交场合那种厉害的风格,还有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让她获得了很多关注。

她自己说,会继承前面人的经验,还会继续跟网友交流互动,用更直接的办法表明立场,因为她清楚网友们期待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外交官。

扎哈罗娃那种厉害的言辞和很强硬的态度,不是没有引起争论,2020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访问白宫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让他坐在一个小凳子上,还把照片发到媒体上。

这张照片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很多批评,大家觉得特朗普的做法对塞尔维亚不礼貌。

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文章表达对这个事的不满,还配了两张图:一张是特朗普和武契奇的合影,另一张是电影里莎朗·斯通在警局接受审问时翘着二郎腿的画面。

虽然扎哈罗娃的意思很明显,但是她有点讽刺的表达方法却让塞尔维亚方面特别不满意,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次不尊重。

塞尔维亚总统直接给普京和拉夫罗夫打电话表示抗议,最后普京和拉夫罗夫只得亲自出面道歉,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虽然扎哈罗娃的行为引起了外交方面的麻烦,但她并没有因为这个受到任何惩罚,这件事既显示出扎哈罗娃敢于直接表达的性格,也体现了外交工作的复杂和敏感。

在外交工作之外,扎哈罗娃还是一位妻子和母亲,2005年,30岁的扎哈罗娃和工程师安德烈·马卡洛夫在纽约登记结婚。

在生活里,扎哈罗娃是个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的人,她喜欢分享自己平常的生活,像遛狗、健身这些,展现出一个真实又很贴近大众的形象。

扎哈罗娃的经历,不只是一个外交官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当代女性的奋斗历程。

她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参考资料:

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的帖子遭到塞国网民批评,本人称被误解

界面新闻2020-09-06 22:14

3 阅读:724

评论列表

chen xian sheng

chen xian sheng

2
2025-02-21 13:14

如今她已成为俄罗斯优秀的外交部发言人!

思真娱娱

思真娱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