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传统中有好多好多的规矩,大大小小,在传统社会中好像每天做什么都有规定。不过我不想讲那么细,我想讲讲这种,这种风俗它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这些风俗,它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它其实都是一些仪式。而这些仪式它其实都是一个借用某种象征,借用某种意象,借助某种行动,用它来表达一个意义。
所以其实这些事情本身它可能并不是多么重要,但是它背后的那个意义才比较重要。其实重在通过这样一个仪式性的行为,传达一个心理学的意义,然后从而对人的心理产生一些影响。今天我举例子的话,我就用最基本的东西来讲一个,就是——年夜饭,在除夕晚上要大家一起去吃年夜饭,这个习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它就象征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坐在一桌,共同享用一些好吃的东西。实际上意义就是说一家人在一起,共同的去享受尘世的幸福生活。它其实是一个象征啊,象征着这个家庭的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就是共享。你看,其实吃年夜饭是好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从意义上来说,它却传达了中国人的一个很核心的一个价值观,一个理念,就是共享。然后它带来的一个心态,就是亲密感,其实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就是有我吃的,也有你吃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得吃。
看现在哈,中国向全世界去表明态度,说我们中国人,我们是和平的,我们不喜欢战争,我们也不想跟谁斗,那我们想干啥呢?
其实你看他就是想和全世界人民,大家共享一个更美好的人生,共享这个地球的资源。其实背后的心态还是这个心态,叫做有我一口吃的,也有你一口吃的,每个人都有吃的。
这就跟别的一些民族不一样,比如说别的民族的有些人,他的想法就是说,这个地球上的资源,不够我们所有人吃的,我要又想吃好的,我又想吃多,所以我就希望有些其他人不要吃,甚至希望有些人不要上桌,希望有些人干脆在这个地球上消失。这样呢,我们才能吃得又多又饱,甚至可以浪费。就是不同的心态哈。
所以,有一个据说是孔子的后人,他居然提出不要去吃年夜饭,就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好像都不吃年夜饭,我觉得这真是数典忘祖啊。这个事情本身具体是什么样子,我没有更细致的信息,如果错了,我道个歉。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真的是数典忘祖,因为用这种风俗来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来给人的心理带来这样的一种影响,这个事情本身就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心理学家”——孔子,设计出来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仪式。
当然这个从现代社会有一些困难。比如说也许有的人在外地工作,非得要在除夕赶回去,跟家里的一家人一起吃这个年夜饭,可能有时候会有一些困难,并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非得顽固地坚持这个旧有的仪式。毕竟这个仪式在它设计的时候,大家都是生活得很近的,都是在一个村里,最多也是临近的村里,或者临近的乡里。
现在时代不同了,客观条件不同了,那可能有的时候这个仪式呢,也就不方便按照它原来的样子去做。这个我觉得没关系,但是它背后的这个意义,以及这种用一个仪式,形成一个风俗,来传达一种心理,这样的一种基本设计,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
也许我们现在需要一些真正的有能力的心理学家,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然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新的仪式。同样能传达一些特别好的心理象征意义,给别人带来特别好的心理影响,这其实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传承。多好的事儿,对吧?我们通过一个流行的一个仪式,一个风俗,然后就让很多很多的人,能在这个里边得到一些积极的心理影响,然后让他们的心理能够更健康,让他们人生能够更幸福。这非常美好!非常中国!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