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370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这件绿松石龙由大约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

龙头
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龙头呈扁圆形,梭形眼,眼珠为圆饼形白玉,鼻梁由三节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蒜头状鼻端由绿松石雕成。龙身曲伏有致,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鳞纹,龙尾内蜷,色彩绚丽,形象非常生动。绿松石龙用工之巨、体量之大、制作之精之巧、用绿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见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国宝。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的龙头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的龙身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的龙尾巴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很多学者都撰文讨论。有的学者认为,这件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许宏先生则认为,这件出土于“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王都”的绿松石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