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达成两大共识。其中第二个共识估计很多人都看不懂,吃不透,很容易就把意思领会反了。 这第二个共识说的是“中方之前已暂停的对美反制措施,如期展期”。说实话,这句话一听上去就能让不少人懵圈。很多人搞不清楚,是不是我们准备要重新反制美国了,还是还打算再拖一拖? 其实这里的关键词是“暂停”,也就是说,之前我们对美国的一些做法做了反制,但因为美方那边先停了大部分加征的关税动作,所以中国这边也给反制措施按了暂停键。 现在所谓的“如期展期”,其实就是之前暂停的措施,现在继续不动,还要再歇九十天,等于说我们先不急着出手,这局面还得再多看看。 这样操作,理由也很直接,事情要从美方先说起。最初美方对中国商品加了几轮高关税,中国按理反击,那局面一度是你来我往。 可后来美方表态,愿意暂时不再给中国这24%的商品加新的关税,也正因此,中方同步对自家的反制措施也给暂停了,两国就像商量好的一样——你先停,我也跟着停,这样谁也别把事情闹大。 还有一点容易被大家搞错的是,会谈里说的“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有人一看“推动”这俩字,还以为美国要不要又加税,其实完全不是。 这里的“推动”说的是要让“暂停”这个决定继续维持下去,说白了,就是美国同意继续停掉这部分加征关税,并没有说要恢复。 而且这次暂停,没提什么时间点,说暂停到哪一天截止,说得直白点,这个暂停理论上可以一直拖着,反过来讲,美方只要还不把关税加回来,中方也就不会主动把反制拿出来。 其实这样处理的背后,也能看出两国还是有一定配合和默契的,美国自己要是一下子全部取消关税,势必在国内推不动,压力很大。 他们采取“暂停”,既能向外界显示愿意缓和,又没完全丢掉筹码,对中国来说,只要对手停手,我们也就没必要继续扩大反制。 有这样的回应,也是给大家都留点余地,如果将来谈崩了,我们手里的反制措施随时可以再用。 这个软处理办法,其实给本来有点僵的局势腾出了喘气的空间,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现在大家经济压力都不小,硬碰硬没谁占便宜,这样的缓一缓,大家都能静下来再看看局势怎么走,为后续谈判留了窗口。 从长远角度看,两国以后类似问题可能还会这样处理,遇到矛盾,先暂停,不是立刻就一刀切,先看看对方怎么变,不是非得走到彻底破裂,也不是低头服软,而是都留一手,相互试探,比起一味对抗要实际得多。 总结下来,这次看似有些绕的共识,其实就是中美双方都表现出了愿意缓和局势的态度,没真让步到底,但也没把话说死,留了继续沟通的余地。 这种灵活处理问题的方式,反映了中国更多的是考虑大局和长远利益,面对摩擦,中国既不怕对抗,也能适度伸缩,很好地把握了主动权。 对于中美经贸现在这种阶段性的缓和,大家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