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到底怕印度什么?不是怕他们亲美反华,也不是怕莫迪喊的“印度制造”崛起。 其实

中国到底怕印度什么?不是怕他们亲美反华,也不是怕莫迪喊的“印度制造”崛起。 其实是,我们害怕印共执政。一旦如此,我们将会看到一个14亿人团结起来的大国迅速崛起! 很多人以为看懂了。又是美印同盟,又是四方安全对话,G7峰会上拜登和莫迪握手,镜头对准的好像就是中国。 但北京真的会怕这个吗?差得远了。印度这个国家,自尊心比天高。它今天敢买美国的武器,明天就敢收俄罗斯的S-400,美国气得跳脚,新德里眼都不眨。 这说明白了,印度只玩自己的游戏,一切为了“战略自主”。它需要美国这张牌来平衡中国,但绝不会傻到给美国当马前卒。 一个14亿人的大国,谁也别想当它的爹。这种利益联盟,变数太大,对中国来说是个麻烦,但绝不是恐惧。 再看经济。“印度制造”的口号喊破了天,目标就是下一个“世界工厂”。听着确实要来抢饭碗。可现实呢? 这么多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死死卡在15%,就是上不去。这不是决心不够,是现实的枷锁太重。 烂到家的基建,高到离谱的物流成本,建个新工厂比登天还难。更要命的是,人多,但合格的产业工人在哪?路都堵死了,还谈什么产业升级。中国看印度,看到的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不是一个能立马掀翻牌桌的对手。 那到底什么才配得上“恐惧”这个词?答案,藏在南印度一个叫喀拉拉邦的地方。 这里长期由印共执政,完全是另一个印度。别管什么主义,就看结果。这里识字率超过96%,比欧洲都高。婴儿死亡率,竟然比美国还低。 这是怎么做到的?不是靠高科技,就是靠最笨的苦功夫。 印共在这里用几十年,干了两件事:彻底的土地改革,让农民有地种;普及公立教育和医疗,让穷人的孩子有学上、有病看。核心就两个字:组织。它把一盘散沙的社会,牢牢地组织了起来。 现在,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把这个“喀拉拉模式”,从三千万人放大到整个印度十四亿人,会发生什么? 那将是一个你我完全不认识的印度。一个内部整合、社会公平、14亿人被有效组织起来的国家,爆发出的能量将是今天的十倍、百倍。 这才戳到了我们恐惧的要害。怕的不是某个主义,而是怕印度学会了那个最核心的本事——那种能彻底改造国家的、恐怖的社会组织能力。 一个亲美的印度,是外部对手。一个强大的印度制造,是赛道对手。但一个“被组织起来的印度”,是基因层面的同类挑战。 世界上再没有谁,比中国更懂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被动员起来有多可怕。 我们自己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一盘散沙到被严密组织起来,然后改天换地的史诗。所以,当中国看到印度有走上这条路的哪怕一丝可能时,它看到的不是邻居,而是另一个年轻时、潜力无穷的自己。这种恐惧,其实是来自一种敬畏。 当然,现实点说,这或许也并不会发生。在2024年的大选中,印共联盟只拿到区区8个席位,离执政差了十万八千里。喀拉拉的成功,在印度其他地方也难以复制。 但这个话题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它会不会发生。它说明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从来不是航母和GDP,而是组织能力。 对一个涣散的邻居,你可以俯视。但对一个可能被组织起来的邻居,你必须正视。这种遥远的“恐惧”,或许才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另一个文明古国,最深的敬意吧。 (来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