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女子在景区游玩时,见一匹马正在吃草,便靠近马准备拍摄视频。期间,女子没忍住摸了一下肚子,结果悲剧了,马受惊后咬了女子的后背。女子称,是自己主动摸的,没好意思找马的主人,也没有打疫苗。 在一个草原景区,游客李女士被一匹马吸引,想上前合影。她小心靠近,见马儿只顾吃草,没有在意李女士,于是她胆子便大了起来。她趁着马儿正在吃草,就伸手去摸马儿的肚子,可伸手轻轻碰到马肚皮的瞬间,竟然直接被马咬伤了。 李女士的朋友劝她找马主人讨个说法,她自己却觉得理亏,毕竟是自己手先伸过去的,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景区里这些见惯了游客的动物,当成是温顺的宠物,自动忽略了它们的动物本能。李女士这件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防线逐渐放松的过程。 腹部是马最脆弱的部位之一,任何突然的触碰,都可能被认为是威胁。所以它回头那一咬,不是恶意攻击,纯粹是刻在基因里的恐惧和自我保护。 而且,这一口可不是破点皮那么简单,动物口腔里的大量细菌可能引发感染,甚至有破伤风的风险。所以要立刻清洗消毒,尽快就医判断是否需要打疫苗。 李女士作为成年人,确实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说得很明白,如果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自己也有过错,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她自己的行为是点燃这起意外的直接原因。那她自然要为自己的“好奇心”和“想当然”买单,这一点跑不了。 作为马匹的饲养者或管理者,马主人同样难辞其咎。法律也规定了,饲养的动物伤人,饲养人或管理人要承担责任,除非能证明是对方故意或重大过失。李女士的行为算“过错”,但很难界定为“重大过失”。 马匹活动的区域能让游客如此轻易地靠近触摸,这本身就说明马主人的管理存在漏洞。他既没有设置有效的物理隔离,也没能在现场及时劝阻。 真正的乐趣在于欣赏和观察,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体去试探动物的底线。毕竟,没有哪张合影值得用人身安全去换。 李女士还是比较理智的,知道自己的过错,没把责任推给别人,但她的经历也给其他游客提了个醒,景区的动物再熟悉人,也不是宠物,距离感很重要。 拍照、录像都行,安全距离才是保护自己和尊重动物的前提,敬畏自然,远离动物敏感部位,才是对自己生命负责! 信源:荔枝新闻